希尹說道:“后羿雖然是英雄,最終卻被自己最為親信的徒弟給害死了。像他那樣不辨忠奸的人,充其量是一介武夫,算不得英雄。王爺智勇雙全,怎麼會是一介莽夫?”

宗翰聽出了希尹的言外之意,便跟著問道:“依大人之見,什麼樣的人才稱得起英雄二字?”

希尹不假思索地答道:“此地喚作長子,是堯的大兒子丹朱的封地。只有唐堯虞舜那種能夠定國安邦,能讓百姓們鼓腹而歌的人才算得上是大英雄。”

宗翰贊同道:“有道理。正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英雄也未必只出身在中原。我朝的太祖太宗都是這樣的英雄。而我只不過是跟著大英雄做事的平常人,實在是不足稱道。”

高慶裔聽宗翰這樣說,頓覺掃興,低下頭不再言語。

“哦!王爺,我明白了!”如鹽豁然開朗般地叫了起來。

“你明白什麼了?一驚一乍的。”宗翰笑著問道。

如鹽清清嗓子說道:“后羿不是用白皮松做箭桿射太陽嗎?被射落的太陽一定是掉在了咱們東北。太陽很熱嘛,所以東北的土地就都被烤成了黑炭般的顏色,變成了黑土地。射在太陽上的箭就隨著太陽一起栽進了土裡,長成了白樺樹。所以東北的土是黑的,樹是白的。”

“不對,你的考證有問題。太陽東昇西落,被射落的太陽應該是落在西邊,怎麼會落在東北?”希尹笑道。

“因為后羿是不等那九個太陽昇起來就先下手為強了嘛。要是等九個太陽都出來了再射,也許后羿就熱得連弓都拉不開了。”如鹽詭辯道。

“兄弟說這話可有證據?”希尹被如鹽的理論弄得哭笑不得。

“雖然沒有什麼證據……可大人您說我的推斷合不合理?好多老學究們不也是整天淨研究些捕風捉影的遠古野史嗎?他們得出的結論說不定也是像我這樣瞎編的。他們為了證明自己扯得有道理,就會東拼西湊望文生義地找來一堆所謂的證據來自欺欺人。還有些人不辨真偽,只會跟著捧臭腳、順風接屁。這幫人煞有介事地忽悠得天昏地暗,其實都是狗戴嚼子瞎胡勒。”

如鹽的一番話把眾人逗得前仰後合。

宗翰戳瞭如鹽一指頭教訓道:“臭小子,不許信口開河。我看你才是雷公上灶臺,胡劈一鍋粥。各位,你們都來過這裡,唯獨這小子是頭一次過來,不懂這裡的好處。你們且歇著,我帶他去四處轉轉。”

註釋

本章觀點依據

我國曆史上有兩次大分裂和大統一。第一次大分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二次大分裂在五代十國和南北宋時期。而這兩次分裂後的大統一又都和境內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有關。隋朝的統一和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有關,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結束了唐朝之後中國歷史長達370年的分裂狀態。而且,滿族建立的清朝在覆滅時留給中國的疆域比明朝滅亡時更大,我們今天多民族國家的疆域也是從清王朝繼承下來的。

在中國歷史上,既有喪失其存在必然性的舊事物,也有符合發展方向的新事物。舊事物必然滅亡,新事物必然壯大。讓舊事物退出歷史舞臺就要發揮矛盾的“鬥爭性”的作用,而在推動新事物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又要用矛盾的“同一性”來擴充新勢力。

因此,縱觀中國歷史上的亂世與治世、分裂與統一,其實質都是矛盾的鬥爭性和同一性的體現。正因為矛盾有兩面性的特點,所以中國才能在經歷亂世之後依然能團結成一個堅不可摧的由各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少數民族在與漢族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既受到了漢文化的薰陶,也給漢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可以說,中國和中國文化在歷盡血與火的洗禮後依然生機勃勃,正體現了漢文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著名前輩學者費孝通先生對中華文化做出的界定是“多元一體的格局”。

參考文獻

吳永章 從客家文化看南方少數民族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