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肅殺之氣充斥於天地間。鳴金偃旗之時,戰場就變成了死氣沉沉的亡靈之國。

一道倩影行走於屍橫遍野的修羅場,她不斷地詢問清理戰場的金軍死人堆裡是否還有能救得過來的活人。

這個女子經常奔走於傷兵營,會給戰俘和傷員換藥包紮。鮮血,膿瘡,潰爛,都不能讓女子的明眸閃現半點波瀾,一個月下來大大小小的戰鬥已經讓她看慣了大量的汙穢,也適應了馬不停蹄地救治生涯。雖然兩軍交戰,但沒人不敬佩這樣的郎中。

然而,這女子心中自有一番計較。她並不想就範於這樣的日子。真定已經下了,汴梁還遠嗎。忙著忙著,時間就過去了。有些痛苦,不刻意關注,也就沒那麼難過。就在她在戰地與黑白無常搶人時,有一名士兵跑來找她道:“王爺請姑娘立即回帳,有急事。”

”知道了,你去忙你的。我把他的傷口包紮完就過去。”女子也不回視,徑自忙著傷員。小兵也只得等著。

“王爺,萬福。”女子斂袂向前,屈身行禮。

“染兒。”宗望上前攙扶,卻被女子機靈地避開了。

”王爺喚小女子前來,不知所謂何事。”

”你又去救治傷員了?”

”嗯。”

”其實,你不用去管他們,那些傷兵有軍醫就夠了。”

”軍醫少,又捨不得給你們的敵人救治。”

”那當然,敵人嘛。”

”敵人也是人。人只有活下來才有化敵為友的可能,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化敵為友?這樣的可能效能有多大?萬一你治好了他們,他們又起來反抗我,我不是白救他們了?”

”王爺沒有聽過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嗎?一次戰勝也許是幸運也許是實力,要是七擒七縱,那就是以德服人了。”

”以德服人。說得真好。我可沒有諸葛亮的閒情雅緻,我只知道,只有把對手打得躺在地上不會動,他才會安安靜靜地聽我講道理。”

”這樣的話王爺要打倒多少敵人呢?如果一開始就講道理,少給自己樹敵,那豈不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如果我和另一個人都喜歡你,都想要你,你覺得我是應該跟他講道理,還是應該打倒他?”

”你!這是兩回事。亂比喻。”

”一回事。朋友可以交,但如果有人跟我搶你,我就打跑他。少一個朋友無所謂,你只能是我的。”

”我不是。”

”早晚是。”

”你要是沒別的要說的,我就去救人了。”

”說正經的,我給你請了個女真語師傅。明天開始,你就跟著拜師學藝。”

”女真語?我為什麼要學?”

”等你將來隨我回去會寧,會說女真話過日子更好用。”

”我不去會寧。我不學女真話。”

”不行!讓你學你就學。學會了你用女真話給我講七擒孟獲的故事,那多好。”

”告辭!”

宗望見她氣得漲紅了臉,覺得很是好笑,到底是小孩子,不識逗。佛說凡事皆有因果,想必能和這樣的姑娘見面,也是我上輩子的因帶來的果。不管是緣是劫,反正就是她了。宗望一邊思量,一邊回想起了與她的初見。

註釋

本文的男性人物形象,特別是女真貴族男性在歷史上大多確有其人。為了把人物塑造得更加立體,我用文學手法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再創造。其他的男性人物則是參考了學者們的論文,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比如,遼的降臣耶律餘睹和高慶裔、西遼的耶律大石、西夏的李乾順、高麗的仁宗和權臣李資謙、蒙古的納臣、南宋的韓世忠這些歷史人物都是被我修飾過的。對歷史人物感興趣的親們不妨直接查閱相關資料,瞭解真實的歷史。

本文的女性形象除了幾位知名的北宋帝姬和遼國的貴族女性,其他的角色都是虛構出來的。和男性人物形象一樣,女性人物形象的所作所為也未必和真實的歷史嚴絲合縫。因為在中國古代,女性幾乎是沒有話語權的,她們是男性的附庸,正史上對她們的記載少之又少,除了個別的皇后嬪妃和貞節牌坊上的三貞九烈,其他人都默默無聞地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正因為我們的國情如此,在為古代女性惋惜的同時,我也借這個理由增強了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時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無論是確有其人的女性人物形象還是完全虛構的女性人物形象,她們在文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能,就是文化的傳播者和故事情節的推動者。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