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深知自己已經陷入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境地,他只能回覆宗翰道:“一切都全憑元帥做主。”

“來人,把這些無恥之徒給我推出去砍了。”宗翰一聲令下,棄主而逃的叛臣們的幾顆人頭瞬間在轅門外灑落一地。人頭與腔子中流出的鮮血很快就融化了地上的積雪。

墨染受不了這樣殘酷的場面,她立即扭過臉皺著眉毛閉起了眼睛。

宗翰對趙桓道:“背主叛國的人合該如此下場。陛下,您說我對他們的懲處這是不是大快人心?”

“元帥所言甚是。”趙桓被剛才的情景嚇得面如土色。他早已神志不清,額頭盡是冷汗。此時,他只能附和著宗翰的說法,在他看來,如果自己也有偷著逃跑的心思,只怕將來也會和死在轅門外的人是同樣的下場。

宗翰見趙桓已經慌張得亂了陣腳,知道此時提出議和條件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於是,他給宗望遞了個眼色。

宗望靈活地轉移到了下一個話題道:“陛下,我們也知道地分南北,人分華夷,你們的汴梁城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也不曾有過覬覦皇位的心思。我們這些北方人過慣了放馬牧羊漁獵江湖的自在生活,對貴國的繁華盛世並不感興趣。所以,我們只想要黃河以北的土地,和陛下分而治之。我們也希望議和之後南北能再無戰事,給百姓們休養生息的機會。只不過呢,外地人似乎並不知道我們的心思,還都以為我們要倒反天罡呢。如果勤王之師不知所以,他們若來京畿與我們大動干戈的話,金宋雙方必然會鬧出一場大誤會的呀。”

“敢問元帥有何高見。”趙桓謙卑而謹慎地請示道。

“既然我們已經議和了,陛下就應該擬旨昭告天下勤王之師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以免破壞咱們的和談結果。我這裡也會派出使者,陪護陛下的送旨欽差一同前往各個關要告知貴國的各路勤王人馬。”宗翰把早就想好的一套辦法告知給了趙桓。

“如此甚好。元帥果然深謀遠慮。”趙桓陪著笑臉違心地奉承道。

宗翰笑道:“陛下,在下還有個不情之請,希望陛下能幫我這個忙。”

“元帥但講無妨。”趙桓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馴順姿態。

“呃,這第一個忙麼,就是希望等咱們議和之後,陛下能允許我們帶一些汴梁城裡的大國工匠回去東北。會寧雖然邊鄙,但好歹也是我們的容身之所。若是上邦能賜我們些能人、賢人,在下真是不勝感激。若是我們也能把自己的故鄉建設得和汴梁城一般美好繁華,我們也不會動輒興兵驚擾四鄰了。不知陛下肯否?”宗翰以勸誘的口氣說出了第一個願望。

趙桓心想:這不是徵求,只是告知而已。於是,他忙陪著笑臉說道:“元帥所言極是。就按您說的辦。”

宗翰滿意地點點頭,又喚人拿出了一幅畫。圖畫上是一名戴著面具的少年。這少年半副眉眼似笑非笑,上揚的嘴角盡顯嘲諷之態。宗翰給趙桓君臣看過畫之後,說道:“這畫中人我曾在貴國宮殿的角落中見過一面。只可惜,我和此人只有一面之緣。陛下若能為我尋得此人,在下感激不盡。”

趙桓看過畫,好奇地問道:“此人和元帥有何淵源?”

“我只是在當年兩國會盟時偶然見到的此人,和他並無淵源。不過陛下國事繁忙,我也不敢勞煩陛下。我會派人去皇宮內院協助訪查,不知陛下可願成全?”宗翰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請示道。

“元帥只管放心,朕回去之後一定替您找到此人。您的使者也可以盡情地來皇宮裡查詢。”趙桓再不敢應付了事,對金人的要求都盡力去辦。

“如此甚好,那就有勞陛下了。”宗翰客套了一番。

緊張而沉重的議和大會到此圓滿結束,宗翰和宗望親自送南朝君臣離了青城回了汴梁城。

“我真是受夠了那個什麼完顏宗翰。每次看見他都火大!”回房之後,墨染對宗望抱怨道。

宗望笑道:“他那個人,確實不招人喜歡。”

“你幹嘛要讓我去看那樣不堪的一幕呢。你是為了故意羞辱我嗎?”墨染有些氣憤地問宗望道。

“我若有此心,就必遭天打雷劈。我帶你過去,一是怕你自己待得發悶,二是為了讓你看到我們的本心。我們伐宋並不是為了置人於死地,只想要回我們該得的那塊地而已。畢竟,當年攻打遼國,本來就是我們在出力。太祖仁慈,願意遵守盟約。但是宋人並不是一樣的心思。”宗望解釋道。

“好吧。看在你對我還好的份上,我信你說的。對了,那傢伙還在我們的皇宮裡有什麼舊相識?”墨染感到宗翰的要求有些奇怪。

“他腦子有病,你不要管他。”宗望笑道。

“嗯,好像是不太正常。哪有讓人去幫他找戴著面具的人的。連個正臉都沒有,咋找!”墨染也搖頭笑了出來。

“所以說他有病。哎,我們還是去看看迪古乃吧。他為你挨的板子,於情於理你都該去看他。”宗望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