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顧昶摸了摸下巴,無奈地搖頭:“談不上認識,我見過林老的時候還是個小屁孩呢……打過招呼,悄悄看了兩眼。那個時候哪知道啊,就成了最後一眼了。”
“那……您怎麼知道他是我外公的?”林嬈看著四周都在閑聊的劇組人員,壓低聲音,“而且您之前怎麼也沒跟我說呀。”
“像,你和他太像了,那神態跟你外公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顧昶咋舌,“要不是林老在你出生前就走了,我真懷疑是他把你拉扯大的!後來就去找了一位前輩求證,多方資訊彙總在一起我才確定你就是他外孫女兒。”
林嬈對著德高望重的顧昶也沒能忍住自己的調侃:“顧老師你這也太入戲了,確定我外公是誰還這麼麻煩?非要證據鏈充分才行,您怎麼不直接問我吶。”
顧昶笑罵她不著調,用劇本輕敲她的腦袋:“你個不正經的小東西,快去看一眼劇本,第三幕你可得花精力瘋顛呢。”
遠處道具的問題處理得差不多,導演把人叫到一起提點了一下,匆匆開始了第三幕的排練。
離巡演第一場開始沒幾天了,分幕排練和細摳之後又緊鑼密鼓地開始聯排,這一忙就忙到了晚上回家,中午晚上兩頓飯都是叫外賣解決的。
被顧昶那麼一打岔,加上排練時間增加,林嬈把洛岑約他看電影的事情拋至九霄雲外……
而就這麼被鴿了的洛岑也是忙著宣傳、上節目和採訪,成天連軸轉。
一轉眼一個月就過去了,《梨園往事》藉著洛岑的東風帶起了第一二集的收視率,正如韋婉預料的那樣,林嬈精湛入骨的演技讓這些前來吃瓜的觀眾移不開眼,一時間林嬈劇照和動圖紛紛霸屏社交平臺,微博粉絲數量也上升了不少。
與此同時《第九位目擊者》也已經巡演到第三個城市。
平時都習慣了林嬈低産狀態的影迷們,突然變得每天都能追黃金檔的劇,而且還有話劇巡演可以看,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
有的影迷瑟瑟發抖:“我們圈地自萌地低調習慣了,最近阿嬈突然這麼熱我好慌啊!”
同樣有人問道:“那個,弱弱問一下,做一個影後粉絲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啊?我們粉的這位姐姐平時跟別人太不一樣了,微博也不發……現在突然這麼被關注得著有點壓力。”
有位熱心的林嬈資深影迷用林嬈某次採訪的影片回複了這些瑟瑟發抖的朋友們:“每次我們大嬈熱度起來的時候我都忍不住要把這條訪談轉發給你們,看了這個就知道了,放平心態就好。”
有人附上了截圖的原影片連結,那是林嬈七年前拿到最佳女配角之後在《越問越說》接受沈越採訪時的片段。
沈越問她:“我們知道你最近的電影包括這次得獎,都受到了很多觀注,很多影迷粉絲都表示特別喜歡你,對你以後的演藝事業也特別關注,有沒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話?”
七年前的林嬈像是林間剛噴湧出的一股清泉,新鮮而充滿活力,眉宇間還很稚嫩,可已經露出了和她那性格不相匹配的寡淡和冷冽的端倪。
她思考了一下,看著鏡頭認真斟酌:“我想對他們說,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喜歡和信任。這是我的第一部電影作品,能有這樣的成績得到這樣的贊美真的很開心,沒有什麼比演技都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更令我開心的事情了。”
“我這兩天也看了很多影評,有個批評我的評論我覺得說得挺好,也思考了很多。他說‘這部電影僅僅是林嬈作為演員的開始,以後怎樣還不知道呢。’是啊,未來還那麼長,這只是個開始,一切都難以預料,所以你們不用因為我年輕而太慣著我,對於一個演員而言批判性的意見比贊美更重要。我希望你們也可以和我一起,見證我今後的每一次進步和成長。”
她頓了頓,對著鏡頭無可奈何地笑了一下:“大家最近對我的關注真的讓我受寵若驚,也聽到很多朋友吐槽我平淡無奇的過去。我想說,我更希望你們是因為我演的每一個角色而喜歡我,而不是我這個人。”
“人們可以根本不知道林嬈是誰,只要他們日後想起曾有一個震撼他內心的角色讓他難以忘懷,而那個角色是我演的,就足夠了。”
她眼神幹淨而澄澈,但不時懶得睜開的眼皮總是會撩起一絲散漫。好像從一開始,她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而通透的存在,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該對什麼不在意。
最後她說:“我更希望你們以我的觀眾、影迷而存在,而不是粉絲,因為我這個人太貧瘠了,沒什麼值得你們喜歡的,相比之下還是作品更有趣些。”
這個訪談的時間有些久遠,清晰度稍有不足,可時隔這麼久再播放,還是讓人唏噓不已,這個姑娘從來沒有在草什麼人設,自始至終都這麼低調而佛性,坦坦蕩蕩地展現自己的想法,矢志不渝地走著一條路。
即使她是韋婉欽定的“相聲十級表演藝術家”,七年前的她和現在的她都從未希求過人們對她這個人有多少關注。
七年來,從林嬈每一次電影上映都是一次突破,到三年前一舉拿下三大獎影後,她確實做到了和影迷觀眾一起見證自己的進步。
從那個時候就關注她的影迷這些天也致力於讓所有剛認識林嬈、還不夠瞭解這個“佛系演員”的新朋友們知道:林嬈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做一個林嬈的粉絲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