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陵縣縣衙已經用鄉情、親情,甚至於好言勸說,分化了一大部分人,讓他們甘心在萬陵縣參與修路和建房,而且萬陵縣縣衙還許諾他們等勞教結束後,會給他們提供住房和分田地。

還有一些桀驁不馴的一部分人,李昌憲和張克文等人商議了很久,決定讓這些人遷徙到南洋,讓他們為萬陵縣人開疆闢土。

前去江浙一帶買海船的許胖子和曹雲兩個人已經傳來好訊息,已經從江浙一帶的大船廠購買到三四十條大海船,正準備從江浙一帶的出海口出發,估計半月左右到達月牙灣港口。

與此同時,萬陵縣縣城通往南部沿海的道路基本上快要完工,這一年多的規劃和修建,萬陵縣縣衙投入了將近七八萬人的勞動力,終於要打通這條重要的交通要道,這則好資訊讓所有的萬陵縣人都感到歡悅鼓舞。

如果通往萬陵縣南部沿海的道路打通了,那就是預計著萬陵縣的海貿生意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一時間,萬陵縣的所有商戶都加緊進貨,準備在這一次的海貿生意中要大賺特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兩則好訊息讓李昌憲和張克文等人也受到了鼓舞,既然事情都這麼順利,那遷徙俘虜的事情就得加快了。

“大人,這個事情還得你去俘虜營去動員一下,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到南洋去!”

李昌憲聽了何嶽等人的話,感到有點不忿,說道:“為什麼這種事情都是我?”

看到李昌憲這個樣子,張克恩和何嶽等人都一臉好笑,說鼓動人心的本事,還是要找李昌憲,不光是他們,就連哪些土著部落都被他說的一愣一愣的,而且還深信不疑。

事實上,李昌憲所說的話都得到了驗證,讓眾人再次對他崇拜起來。

這次讓這些俘虜到南洋去,就是要他們為萬陵縣人開疆闢土,首先要讓他們歸心。

要讓這些俘虜歸心,就要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張克文和何嶽這些文人不行,估計他們文縐縐的話,俘虜們沒有一個願意聽的。

至於阿布達等一些官兵將領更不行了,或許有些俘虜還不服氣他們,就不要他們去勸說這些俘虜歸心了。

“能者多勞嗎?這個事情,你李縣令不去,誰能代替了你?”

“是呀,大人,只要你去,相信每一個俘虜都感動的痛哭流涕,爭著要去南洋。”

張克文和何嶽兩人奉承的話讓李昌憲聽了極其舒服,“是嗎?我還有這樣的能力,我怎麼不知道?”

頓了一下,李昌憲有點半信半疑地說道:“那我這兩天找個機會到俘虜營裡看看?”

“好!”

張克文和何嶽兩人欣然同意,齊聲回答道。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