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將軍,有關陣法的問題,我等真的不懂,以後還得多多依仗臧將軍了。”

阿布達等人對臧朝元抱拳說道。

“阿統領,你太客氣了。”

臧朝元抬頭,突然看到了軍營內的大旗,上面的圖案好像是一隻大鳥,難道這就是萬陵縣的軍旗?

見到臧朝元有點疑惑,阿布達給臧朝元解釋道:“這是萬陵縣的軍旗,上面是萬陵縣本地人圖騰朱雀的圖案。”

“哦,朱雀,那是四大神獸之一,而且這個旗幟還可以。

兩軍作戰,辨識軍旗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辨識敵我雙方的這種旗幟,而且還要以金鼓、號炮、號角等可以發出巨大聲響的器物指揮三軍。”

旗幟的事情,不但阿布達等人認為很有必要,就連李昌憲也認為非常重要,以前幾十人和幾千人作戰時,靠口哨和號角還能應付。

但是在大規模作戰時,戰旗的作用就很重要了,軍中揮動那支旗幟,出動哪一支兵力都是有秩序的,而不是亂糟糟地進攻。

臧朝元本人還是很有能力的,他能做到府指揮使也不是白混的,也絕不是阿布達這些半路出家的將領所能比擬的。

如果有了臧朝元的幫助,萬陵縣的官兵才能訓練成一支精銳,才能不弱於大晉朝其他地方的兵力。

李昌憲感到很滿意,縣衙這裡有何嶽等人,軍隊上有臧朝元幫助訓練,而他就可以徹底地放下心來。

時間過得很快,萬陵縣的船隊再一次出發了,這一次不但攜帶了大量的貨物,而且還有兩三萬人也跟著到南洋去。

這是李昌憲為了支援那些在海外打下地盤的叛軍們,既然打下了地盤,自然不能讓得到的土地白白浪費,需要儘快利用起來,據說當地的土地也是一年三熟,特別適合到哪裡開荒種地。

在這些去南洋的人當中,讓李昌憲想不到的是,白老頭居然也要跟著海船到南洋去闖一闖。

白老頭前年已經把建築的事情交給了他的大兒子,現在又把田地的事交給了他其他的兒子們,然後什麼也不想管了,一心一意地要在南洋等地闖出一番新天地。

“白老爺子,你這麼大歲數了,還要到南洋去,就不怕海上浪大,身體能承受的了?”

“別人都可以去南洋,為什麼我不可以?而且我認為還年輕的很.......”

白老頭的一番話讓李昌憲肅然起敬,說起來白老頭才六十多歲,雖然很多人在這個歲數都是知天命了,但是白老頭卻越活越年輕。

白家能在萬陵縣有這麼大的家業,就是因為白老頭在萬陵縣開始發展時抓住了幾次機會,才慢慢讓白家成為萬陵縣的三大巨頭之一。

後來,白老頭的幾個兒子見勸阻無效,只能任由他去了,同時白老頭的一個兒子也相伴同往,希望在海上能照顧一下白老頭。

這次隨行的幾萬名萬陵縣人不但帶走了萬陵縣所有人的希望,而且以後的移民的隊伍會越來越大,李昌憲相信終有一天這些人一定會在南洋站穩腳跟,並逐漸擴大的。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