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幾天時間裡,李昌憲一直在嶺南府衙幫助李雲義處理政事,直到所有的事情都理順後,才帶著一些招募的難民,跟隨萬陵縣的大軍繼續向北進發。

一路上,李昌憲感覺沿途荒涼了很多,或許是近年來兵荒馬亂造成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吐蕃軍突然開始進攻中原地區,讓隴右道的老百姓拋棄家園,紛紛向東走或者南遷。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好像佔山為王的匪徒多了起來,雖然沒有直接下山來打劫萬陵縣大軍,但李昌憲總覺得不順眼,每到一處,第一件事就是派出小股士兵到各地去剿匪。

然後才是安撫當地官民,讓他們都放寬心,把荒蕪的土地都利用起來,儘快恢復生產,不用擔心進犯的吐蕃軍,相信很快就會被打退,以後不會再發生兵災。

當然,為了解決當地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李昌憲留下來一些官吏,還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希望能幫助當地官府維持秩序,恢復生產。

畢竟後方不穩,萬陵縣大軍在前方抵抗吐蕃軍也不放心。

雖然一路上行動緩慢,但是取得的效果卻是十分明顯,一方面後方的糧草源源不斷地被運輸到前方,另一方面當地恢復了安寧,田地裡種田的身影漸漸多起來。

而且派出的剿匪小隊一個個都收穫滿滿,不是萬陵縣大軍強大,而是各地的盜匪太過軟弱,很多盜匪在大軍到臨之前,不是聞訊而逃,就是放下兵器,下山投降。

即使有一些悍匪,不畏萬陵縣大軍的圍攻,但在一陣陣“砰砰”槍響之後,再也沒有任何對抗的能力。

即使有一些人是武林高手,在眾多火槍包圍之下,能成功逃脫的人也是寥寥無幾,畢竟熱兵器和冷兵器相比,差距是相當大的。

當李昌憲帶兵到達益州城時聽到一個不好的訊息,早在十幾天前,吐蕃大軍繞過黃河故道,突然來到茂州城外,如果不是茂州城官兵接到吐蕃軍侵犯的訊息,提前做好了防備部署,否則在吐蕃軍的突然襲擊下,都有可能被偷襲成功。

幸好茂州城留有五千萬陵縣官兵,再加上茂州城官民一致對外,才暫時打退了吐蕃大軍的進攻。

雖然吐蕃大軍進攻受阻,茂州城沒有失去,但是在十萬吐蕃軍的圍困下,守城的官兵也是岌岌可危,接連向益州發出實際到求救訊號。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吐蕃大軍在圍住茂州城後,開始分兵在茂州城外燒殺搶掠,一路燒殺到沛州和秦州,給當地的官民帶來很大的威脅。

沛州還好說一點,在萬陵縣官兵的抵抗下,至少能保證城池不失。

但秦州就不那麼好運了,據說被吐蕃軍偷襲成功,守城官兵一萬多人被殺戮完,城內的老百姓更是死傷無數,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向南逃難的難民很大一部分都是從秦州哪裡逃難出來的,益州城這裡接收了不少,更多的難民都被打發到嶺南府哪裡去了。

“怎麼會這樣?”李昌憲很生氣,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秦州還在朝廷管轄範圍之內,萬陵縣大軍有心而力不足,只能隔城相望,不能幫忙。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