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剛走到半路,聽到訊息後,馬上帶兵迴轉鄯州城,開始部署兵力,準備迎接吐蕃軍的進攻。

事情來的太突然,開始時一點訊息都沒有傳出來,直到米大江帶領一部分馬匪從吐谷渾逃到肅州城時,才發現吐蕃軍已經發動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開始進攻隴右道地區。

甘肅兩地岌岌可危。

如果臧朝元和米大江兩人據城死守,不出城迎戰的話,吐蕃軍一時之間也無法攻陷甘肅兩城。

只不過苦了兩地的老百姓,七八年前經過叛軍的侵襲,好不容易恢復了生產和生活,現在吐蕃軍又來,大多數人不得不捨棄家園,在萬陵縣官兵的指引下,逃到甘州和肅州城內。

吐蕃軍不同於叛軍,因為叛軍只會搶奪糧食和錢財,並不會殺害老百姓,但吐蕃軍就不一樣了,他們既殺人又搶劫,成年男子統統殺掉,女人和孩子都被俘虜到吐蕃國。

在吐蕃大軍全面進攻的情形下,鄯州城至關重要,它是連通劍南道和隴右道的重要樞紐,阿布達帶兵趕回鄯州城,一方面是阻擊吐蕃軍的進攻,另一方面還要防止吐蕃軍突破鄯州城,直接進入到關內。

以雍州軍為首的朝廷大軍不可能抵擋住吐蕃軍的進攻,因為大部分的朝廷軍隊都部署在金州、襄州和陳州一帶,正在和二皇子帶領的江南軍列陣廝殺。

一旦被吐蕃軍攻入關內,不但讓大晉朝廷政壇動盪,還會給關內幾百萬的老百姓帶來嚴重的傷害。

即使不考慮大晉朝朝廷政權的安危,阿布達等將領也要盡力保護關內老百姓的生命。

畢竟吐蕃軍大舉進攻,不但讓大晉朝政權因此而更替,還會帶來無盡的殺戮,老百姓流離失所,關內二百年的富饒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守住鄯州城,也就阻斷了吐蕃軍進入關內的可能,這一點阿布達等將領很清楚,也看得很準,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趕到鄯州城,組織所有的兵力和鄯州老百姓參與進來,一起對抗吐蕃軍的進攻。

至於南線吐蕃軍的進攻,阿布達等人並沒有放在心裡,因為益州等地部署了大量的萬陵縣官兵,沒有二三十萬,至少十七八萬官兵是有的,而且益州離嶺南府如此近,萬陵縣大軍隨時都可以派軍來助戰。

萬陵縣一時大振,很多將領紛紛要求參戰,李昌憲也沒有絲毫猶豫,連續調兵遣將,從萬陵縣出發,一方面守衛益州城,另一方面派兵北上,支援鄯州城。

至於甘肅兩城,苦於道路漫長,遠水解救不了近渴,只能讓他們暫時堅持一下,等鄯州城解困之後,再商量支援他們的事情。

幸好上半年萬陵縣大軍西征的時候,給甘州和肅州兩地運過去大量的糧食和兵器,讓他們堅守五六個月,估計都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吐蕃軍在甘州和肅州城外燒殺搶劫,臧朝元和米大江也無能為力,兩三萬守軍,如果再分兵出去迎敵,一定會得不償失。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萬陵縣大軍大部分都是步兵,騎兵則是少之又少,出城後一著不慎,被吐蕃軍包圍住,那就很難擺脫掉。

即使萬陵縣官兵擁有厲害的火槍,也無法抵擋吐蕃軍神出鬼沒的進攻。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