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兄,我在府衙有公務在身,來遲一步,請多多原諒。”

“杜兄,你能收留我一下家人,已經讓我感激不盡了。”

“宋兄,你這是哪裡話,即使你我不是親家,看在以前同朝為官的份上,我不能趕你走不是?”

“此一時彼一時矣。我一家人淪落到現在這個樣子,實在是無顏見列祖列宗和舊時同僚。”

“這些喪氣話就不要說了,當初我一家人隨皇帝陛下南下的時候,比你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宋裕聽後不斷吐槽,據他打聽到的訊息,當年跟隨建興帝一起來萬陵縣的那些人,一路上有驚無險,而他們一家人卻是遭受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饑荒。

人除了死亡之外,還有什麼讓人最害怕的事情,宋裕已經深深地體會到,那就是捱餓。

人死並不可怕,畢竟睜眼閉眼之間就過去了,但是飢餓能讓你睜眼不如閉眼好,前心貼著後背,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吃上一口食物,最後餓的連土塊都要吃。

那滋味、那感受,他是一輩子都忘不了。

“宋兄,你來萬陵縣後,以後有何打算?”

“杜兄,我這不是向你討教來了,你看我和炎兒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除了讀書做官,還能會幹啥?”

“宋兄,你萬萬不能埋汰自己,畢竟宋兄你當年也是二甲頭榜進士,在翰林院待過多年,在學識上讓我自愧不如呀。”

“如果宋兄和炎兒以後打算繼續讀書和做官,那我問你,你們在府衙登記過資料了嗎?”

“前段時間已經登記過了。”

“那就好,隔離結束後,大約過三天時間就會有人通知你們如何去做。一般說來,要在萬陵縣境地為官,需要在府衙理事院培訓三個月,然後再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會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當然,要在萬陵縣經商和務工,只需要十天就可以了,熟悉一下萬陵縣的政策,這不是太難的事情。”

“那以杜兄的經驗,我會安排到哪裡去?”

“宋兄,如果你想甘於平凡,安度晚年的話,去學堂教書,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想做出一番大事業,那我建議你申請外調,到外地做官。”

“杜兄,我有點不明白!”

“宋兄,你不明白很正常,但是你知道嗎?萬陵縣已經攻下劍南道,李雲愷李大人現在是劍南道的府尹,他那裡正缺少大量的人手。”

“還有,你不要以為萬陵縣就這樣大的規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萬陵縣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縣之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代名詞,它現在擁有的土地和疆域,已經不是大晉朝能比擬的。”

“而且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長安都城,這不是夢想,或許很快就能實現的。”

“這些事情不用我說,等你們接受培訓的時候,自會有人仔細告訴你們的。”

宋裕張大嘴巴,一時之間無法消化這麼多的事情,如果真如杜老倌所說,在萬陵縣為官或讀書,不但是一件好事,而且以後還會受益巨大。

“多謝杜兄指點,宋某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