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趕快讓人帶兵把糧食都運回來!”

這下,宣平帝急眼了,如果讓災民把糧食給搶了,那都城內的官兵和臣民怎麼辦?

恐怕過不了多長時間,會面臨和城外災民一樣的命運,難道讓城內的老百姓也出去逃荒?

這是火上澆油的大事,一刻也不能容緩。

當時有人出去傳令,召集軍隊出發了。

金鑾殿上,宣平帝繼續和石浩談話:“石愛卿,能否給你家都護說一聲,以後多支援朝廷一點糧食。”

“糧食沒問題,這兩年安南風調雨順,糧食生產大豐收,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

“只不過安南離都城太遠,光海上運輸就需要一個月左右,再加上沿海到京城這一段路被叛軍把守,我等實在是有心而無力。”

“這一次能把五萬擔糧食運到都城,實在是太幸運了,但是下次能否運到都城,誰都不無法預料。”

“如果朝廷出兵掃清東部沿途的叛軍,安南都護府願每月運來十萬擔糧食,供朝廷方面食用。”

“此話當真?”

宣平帝聽後大喜,心裡盤算掃清東部叛軍的得失,雖然朝廷方面糧食短缺,但是把這批糧食供給前方官兵的話,讓他們加把勁,將東部拿下還是有希望的。

如果如石浩所說,拿下東部後,可以打通通往沿海的道路,到時糧食會源源不斷運到都城來,到時饑荒沒有了,外來的災民因為有了糧食,會慢慢地回到戶籍地,這樣朝廷可以緩和下來,再一鼓作氣,將唐彥那個賤人擊敗、殺死,然後一統天下。

“我不說謊話,十萬擔糧食對於安南都護府來說不算什麼,即使糧食不夠的話,我們可以從真臘國和南洋諸國再購買一部分回來。”

“善,大善!朕決定將這批糧食交予前方官兵,讓他們儘快收復東部地區,打通通往沿海的道路。”

為了接待安南使臣,宣平帝下旨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雖然宴會有點簡陋,但是該有的還必須有,不能讓人看大晉朝的笑話。

晚宴結束後,宣平帝又贈送了安南都護府長史石浩很多的金銀珠寶,作為朝廷對安南都護使臣的贈禮。

當然,朝廷還會有更大的賞賜,在安南使臣離別之前會搬運到船上。

這些金銀珠寶雖然很珍貴,但是在大晉朝不稀罕,而且皇宮內庫儲存很多。

金銀珠寶再好,也沒有現在的這批糧食重要,因為糧食可以活人姓名,而金銀珠寶只是一些死物,活著時能用,死後又不能帶去,所以,作為武將出身的宣平帝並不看重,如果讓他此時拿出所有的金銀珠寶來換糧食,他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晚上時分,運糧的官員來了,事情如果他們以前所料,災民攻擊了河面上的船隊,船隊為了息事寧人,把一船的糧食獻給了災民,等他們帶人到時,四艘大船的糧食只剩下三艘大船的糧食,估計連四萬擔都不到。

“該死的災民!誤我大事!”

宣平帝在大殿內怒吼,把一些大臣和內侍們都嚇得不輕。

“四萬擔就四萬擔吧,有總比沒有好,大不了我們再想辦法!”

陳丞相勸慰道。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