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昌憲走了,這些發行的國債怎麼辦?這可不是小數目,而是三億兩銀子的國債呀!

如果李昌憲走了,誰敢接手國債這個攤子,而且有人能接受得起嗎?

按照太子殿下這樣花錢的花法,如果國債到期了怎麼辦?以太子殿下和朝中眾位大人的尿性,誰會認為他們能如期支付?

如果按照李昌憲以前的觀點,繼續發行國債就是了,但是國債總歸是債,以後註定要還的,等國債發行到一定量,到最後無國債可發的時候,相信大晉朝的所有人都會傻眼了。

他們現在不能反對李昌憲,更不會阻止李昌憲舉辦拍賣會,反而還要大張旗鼓地支援他。

賣,賣,賣!

只要大晉朝能賣的都要賣,反正這個朝廷不是他們個人的,都賣了也不會有人心痛。

所以,李昌憲的拍賣會就在這詭秘的情形下如期進行了。

自從發邀請貼哪一天起,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了,該來的人差不多都來了,至於那些沒到的人估計一時半刻也來不到了。

李昌憲不願意等了,給你這麼好的機會,你們還在路上磨磨蹭蹭,一個月時間都趕不來,那麼機會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大晉朝各地的大商人和大戶門雲集京城,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些大商人和大戶門在大晉朝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重要的一點還是他們有錢。

所以,京城所有好一點的客棧和酒樓被他們包下了,京城的幾大青樓也是客流如潮,甚至有人直接包下青樓某位姑娘一個月的房間費。

不光客棧、酒樓和青樓生意火爆,就是京城眾多的商家都受益匪淺,生意比上個月好了三成之多。

畢竟這些大商人和大戶門不是一個人來的,哪一個大商人不會是帶著百人甚至數百人來到京城的,所以他們要吃飯,穿衣,甚至要到外面玩耍。

李昌憲定下了一個隆重的日子,九九重陽節,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踏秋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等。

“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李昌憲向所有來參加拍賣會的大商人和大戶們表達這個意思,只要有他在,這次拍賣會會長久進行下去,凡是經他拍賣的東西都會按挈約執行,而且長久有效,而不會改弦立張。

大晉朝各地來的大商人和大戶們都對李昌憲很放心,而對現在的大晉朝朝廷卻不那麼放心了。

李昌憲在萬陵縣做官七八年,從未有過打壓商業的行為,也沒有損壞合約的舉動,反而一再要求萬陵縣的商人要以誠信為本,以誠待人。

即使大晉朝毀約了,他們也不害怕,他們這次來就是奔著李昌憲來的,只要以後和李昌憲能拉上關係,這些買礦山的錢還不值一提。

所以,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到李府拜訪,但是都被擋了回去,而且李昌憲還特別交代,有事請到拍賣場聯絡,公私分明,李昌憲不想把私事牽連到公事當中去。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