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憲回到萬陵縣縣城的時候,正是春暖花開。也就是又到了春耕的時候了,萬陵縣許多有田地的人開始忙著準備農耕的農具了,購買耕牛和一些無地一些無地之人商談僱傭的事情。

回到李府的第二天,李昌憲就去了萬陵縣縣衙。

剛進縣衙大門,就看到張克文和何嶽等人正熱火朝天地商談分田地的事情,看到李昌憲進來了,一個個都停止了爭論,站起來給李昌憲行禮,卻被李昌憲制住了。

“你們先談,我來這裡就是來聽聽是怎麼回事?”

李昌憲也不清楚他們爭論的是什麼事情,只好坐下來看他們爭論。

眾人面面相覷,李昌憲這麼說話,大家倒是不好意思去爭論了,都把眼光看向張克文和何嶽兩人,示意這兩個人上前給李縣令說說怎麼回事吧!

張克文看到大家都在看他,這些人裡面也就是他年齡大,而且官職上還是最高,只好清了清嗓子,直接給李昌憲解釋道:“我們正在討論分田地的事情,目前人均五十畝耕地已經不適合了!”

這個事情李昌憲還是知道的,上一次分田地還是一年前,那時萬陵縣居民滿打滿算才五六千人,分田地的時候硬拉上下山來的土著部落的人,總算湊夠了一萬兩千多人,人均五十畝耕地才不讓萬陵縣城四周的耕地不至於荒蕪了。

誰知道這一年多來,萬陵縣東拉西扯的,先是從外地招募人進來,又是派兵外出剿匪,在戰場上購買戰俘,算下來這一年來萬陵縣進來了五六萬人。

雖說那些土匪和戰俘們還在忙著修路,今年還不能放他們自由,但是應該分田地的人也有三四萬人之多,如果按照上次人均五十畝田地的分法,估計萬陵縣四周的耕地也是很緊張的,更別說下年道路修好了,那些戰俘和土匪恢復自由了,也要面臨分田地的事情,還有源源不斷的外來人口流入,要是按照人均五十畝耕地的話,恐怕到時候萬陵縣的耕地也會不夠的。

更可況萬陵縣多的是山丘嶺地,耕地面積相對還是很少的。

但是田地又是不分不行,如果不分田地的話,許多來到萬陵縣的百姓將會對萬陵縣感到失望,畢竟老百姓看中的還是田地問題,如果有了自己的田地,他們才會有對萬陵縣的歸屬感。

李昌憲思考了半天,最後問張克文等人:“對於耕地的事情,你們又是怎麼考慮的?”

張克文沉思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我們已經估算過了,人均二十畝耕地最為合適,兒童田地減半。”

李昌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以前是因為萬陵縣人口少,田地多,縣衙這裡怕這麼多的田地荒蕪了,特意給每人分了五十畝。

誰能料到萬陵縣這一年來發展快,人口劇增,人均五十畝耕地已經不能適合目前的情況了。

李昌憲點了點頭,同意了,“就按你們的意思去安排吧,儘快分下去,也快到了農耕的時候了!”

這時,有人過來問:“上次分田地的時候,人均五十畝,還需要更改嗎?”

李昌憲白了那個人一眼,說道:“已經分的土地就不要更改了,我們縣衙這裡要取信於民,說出的話,做的事要言而有信,不能將決定好的事情,再三天兩頭地改變了。”

“萬一以後來萬陵縣的人口再增加了哪?”有人提出自己的疑問。

“人多了好呀,我們萬陵縣還怕人多嗎?如果人口多了,就安排來的人到萬陵縣南部去,爭取把萬陵縣所有的田地都利用起來。”

其實李昌憲還有一個想法,如果萬陵縣的人口數量多了,可以往沿海地區的島嶼上移民,事實上很多沿海的島嶼也是很適合百姓耕種田地的。

再不行的話,那就往南洋地區移民,與南洋那些小國家的本地土著居民爭奪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