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說話,別掖著藏著的,不然我還以為你們有什麼大事瞞著我?”

張克文和何嶽兩個人忙過來和李昌憲解釋道:“大人,海貿這個事情不易擴大,更不能現在弄得紛紛揚揚。

前幾年因為吳大麻子偷襲江浙一帶的海軍後,當今聖上曾經下過一道聖旨,嚴禁大晉朝商人到外海進行交易。

雖然後來迫於各大世家的壓力,這條海禁的旨令並沒有完全施行下去,但是大晉朝朝廷方面仍然對出海的商船是嚴加限制,生怕和吳大麻子勾結,並資助吳大麻子等海盜。

我們這次在江浙一帶購買海船也是對外宣稱要加強萬陵縣沿海海防,並沒有說要到外海去做什麼貿易。”

如果張克文和何嶽兩人不提海禁的事,估計李昌憲都已經給忘了。

不能光明正大地去,那隻好偷偷摸摸地運送貨物到江浙一帶,不過那二十多艘海船,目標這麼大,讓人看到了是不是要出事?

何況萬陵縣這裡也不是很保密,青衣衛已經在這裡開設了青樓,只要萬陵縣商人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恐怕會被青衣衛的探子發覺,並有可能把萬陵縣要出海做海貿的事情告訴江浙一帶的海軍。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晉朝的海軍對付不了吳大麻子,還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萬陵縣?

只怕是萬陵縣這裡貨物還沒有發走,江浙那裡已經把所有的海船都扣壓下來。

“這可怎麼辦?難道我的海貿之路就這樣夭折了嗎?”

李昌憲有點不甘心,也是非常痛恨老皇帝這個海禁的旨令,閉關鎖國,永遠不能讓大晉朝更加強盛。

“這麼說,我們還真不能在江浙沿海走私做海貿了!”

張克文點了點頭,說道:“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大張旗鼓地去做,小規模的且偷偷地去做還是可以的。”

李昌憲只好認可了張克文等人的看法,讓張克文寫了一封信,招呼張源生派來的人過來,儘快給江浙一帶的方大勇和張源生送去。

按照張克文的意思就是先派幾支海船到倭國和南洋探探路,等萬陵縣通往大海的道路開通後,以後的海貿就從萬陵縣這裡走。

只有這樣,才能逃避大晉朝官府的追查,而且通海口在萬陵縣這裡,只要萬陵縣縣衙控制的好,誰能管得住萬陵縣把海貿做到倭國和南洋去?

至於方大勇購買的海船,必須通知方大勇和張源生等人儘快送到萬陵縣南部沿海那裡,萬陵縣縣衙這裡會派人到南部沿海去修建港口,倉庫等,避免如果以後道路開通了,縣衙這裡沒有準備好,那不耽誤了萬陵縣海貿的發展嗎?

等張克文寫好信後,李昌憲打發張源生的人走了。

海貿還是要做的,不過現在沒必要召集這麼多人開商議海貿的事情,還是選擇幾家和萬陵縣縣衙合作良好的商戶合作,一起開始海貿的探索之旅吧!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