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兵部中郎將趙元武已經帶人來到了大營,並要求嶺南府兵丁在十日內到達軍營,不得延誤。

各個縣衙官兵都很著急行軍,唯恐晚到了被中郎將趙元武軍法處罰。

但是李昌憲帶領的萬陵縣諸多兵丁卻不慌不忙,在各縣衙後面遠遠吊著,而且萬陵縣兵丁後面還跟來一大群商隊,更是令其他縣衙兵丁感到莫名其妙。

不過這支商隊的到來,給各縣衙官兵帶來了好處,每當他們停下休整的時候,這支商隊就會前來和各縣衙交易東西,直接方便了各縣衙隊伍。

如果有人稍微對這支商隊有點不友好時,就能見到李昌憲帶人圍了上來。

誰還敢對商隊有半點不忿,不說李昌憲等人在外面威脅,就是那商隊將近三千人也不是眾多縣衙所能對付的。

時間長了,眾縣衙也知道了這支商隊就是萬陵縣的商隊,也明白了李昌憲為什麼對這支商隊另眼看待。

大家都不禁對李昌憲這樣的做法感到很是佩服,萬陵縣經濟不好,他們居然能想到這樣的經商方式,令眾多縣衙都感到十分後悔,為什麼他們沒有想到這一點。

除了到軍營討不到好之外,他們這次出兵註定是賠錢的事情,哪像萬陵縣這樣,出兵還能賺上一筆。

最終,嶺南府官兵按期到達了軍營,卻被安排到軍營外側等候大將軍的安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李昌憲卻沒有閒著,讓萬陵縣兵丁和商隊在外駐紮後,就帶著董書成和李柱兩人跟著進了軍營。

其他嶺南府各縣衙卻被拒絕入內,畢竟各縣衙來的都是縣衙二把手縣尉,還不具有進出軍營的資格,而李昌憲帶著從李昌元那裡得來的令牌和嶺南府官員堂而皇之進軍營了。

如果沒有董書成這個熟悉軍營的師爺跟著,李昌憲和李柱兩人即使進來了也是瞪眼瞎。

這次他們並沒有隨嶺南府官員進去交接任務,而是去了輜重營,打算和主管輜重營的官員進行交涉,看看是否能給到一些軍備來支援一下萬陵縣的兵丁。

好在輜重營校尉並沒有去將軍大營聽令,還在安排下屬統計各地送來的糧食和器械。

見到李昌憲三人進入輜重營後,心有不悅,正想喊人把李昌憲等趕出去。

軍營重地,豈能讓外人隨便進入!

可是李昌憲聽到這名校尉的話語後,很是大喜,這名校尉一定是京城人,京城人獨有的腔調是外地人學不會的。

李昌憲趕忙上去打招呼,並讓李柱遞上了自己的名帖。

輜重營校尉見李昌憲等人是來自京城時,因為是同鄉關係,揮手讓部下退去,接過李柱的名帖。

“原來是李府大公子李昌憲,失敬失敬,我是京城井府的井昆。”

井府,李昌憲還是很熟悉的,兩家都是京城世家,相互之間還有些來往。

“原來是井校尉,幸會!”

李昌憲也舉手相迎,只要是熟悉的世家就好,那就能好辦事。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