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王爺繼續舊計重演,四面結網,打算將在小縣城休整的的義軍堵住,但是誰能料到義軍首領吳圖虛晃一槍,沒有去攻打揚州城,反而直接向北進發,脫離了古王爺佈下的包圍圈。

接下來,這支義軍連續進行一系列騷操作,竟然打穿了皖省境地,進入人口更多的豫地,令古王爺更加暴怒不已,沒想到臨老了竟然栽了這麼一個大跟頭,失了他作為大晉朝“戰神”的名號。

和這一支義軍和古王爺直接激烈對抗相比較,另外一支由徐海帶領的義軍卻顯得默無聲息,一直就沒有聽到有官兵與之交戰的訊息。

這也太令人感到詭異了。

李昌憲聽了也感到很好奇,這次動亂表面上是摩尼教人不堪官府欺壓勒索而造反的,實際上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兩人聯合在江浙做的手腳。

現在義軍出現了分歧,難道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間鬧了矛盾。

既然鬧了矛盾,分兵突圍是應該的,明白人一看,往西逃走的一支義軍就是三皇子的人,後面的追兵礙於三皇子的面子也不敢在後面大肆殺戮也是對的。

關鍵是古王爺為什麼緊咬著那一支往北逃走的義軍幹什麼?這一支義軍難道不是二皇子的人嗎?難道古王爺對二皇子不客氣,一定要拿下二皇子的人讓二皇子難看。

難道二皇子和四皇子之間的矛盾也鬧的不可開交了?

李昌憲等人也不敢想了,再想就超出他們的想象範圍了,畢竟皇室秘聞不可為外人道也。

“皇恩浩蕩,不可以常理猜測之!”

皇室也太會玩了吧,竟然一個又一個曲折的故事在裡面。

不想了,管他外面洪水滔天,與他李昌憲何干!

李昌憲才不對皇位之爭的事感興趣,無論二皇子和三皇子,甚至四皇子,和太子爭奪這個皇位,誰上臺了,不都一樣嗎?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吃的飯也少不了半點。

即使義軍打到了京城,也和他無關呀,至多李昌憲把自己的家人弄來萬陵縣不就行了嗎?

“張源生,你這次去江浙一帶招人招的怎麼樣?”

李昌憲開始發話了,剛才只顧談論大晉朝皇家密事了,忘記了張源生出行的目的了,不知道收穫如何?

張源生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著官兵和義軍之間發生的變化,當李昌憲開始問他這次的收穫時,整個人頓時不自在起來。

抬頭看了看李昌憲,又扭頭看向何嶽等人,苦著臉說:“招到了二千多人!”

“二千餘人,不錯!不過你這麼苦著臉幹嘛?”

李昌憲很是疑惑。

張源生為什麼這麼哭喪著臉,不是應該趾高氣揚嗎?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