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很多僱工看到李昌憲這裡條件好,管吃管住,還給兩個大錢當零花,好多人都跑到李昌憲這裡幹活來了。

道路修好了,萬陵縣的商人看到了商機,以前城內的店鋪顧客少,夥計多一個少一個都沒有關係。

現在在馬路這裡銷售東西,一天賣的都比以前好幾天銷售的多,不是萬陵縣人口增加了,而是縣衙這裡消費能力太強了,給縣衙幹活的都有錢,買起東西來都爽得很。

總不能一直由店鋪掌櫃的在這裡忙活吧,萬陵縣的商人打算招人,所以打起了修路人的主意,更有甚者,直接在縣衙所在的舊軍營大門外開始招人啦。

縣衙給兩個大錢還管飯,那我就給你三個大錢還管飯,甚至來晚的人直接開出了五個大錢帶管飯。

一下子把修路的勞工拉走了不少,氣的李昌憲臉都有點綠了。

但是李昌憲沒有辦法,這畢竟是正常的商業競爭,只要走的勞工過得好,不來縣衙麻煩他,他就不管了。

李昌憲只是把要建商鋪的意圖告訴何嶽他們,他就不再管了,反正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要他幹活是不可能的,他這一輩子都不想去幹活的,太累了是不是?

有這時間,還不如去釣釣魚,喝點茶。

當然如果有麻將一搓,也是可以的,但是隻是想一想,這樣的念頭就馬上消失了。

現在縣衙裡的人都很忙,那裡有人有時間和李昌憲搓麻將?

去船塢的路上,李昌憲遇到了白老頭一群人,李昌憲很納悶,今天白老頭沒有帶人去幫著蓋房子,來這裡幹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走近了,才知道白老頭要帶人準備種地了。

嶺南這裡,除了夏季比較溼熱外,其他季節不怎麼明顯,冬天暖和,溼冷,春天帶有潮溼的天氣。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白老頭仍然不能忘記他的老本行,等馬路一修完,就急匆匆地帶人打算種地了。

李昌憲對此也是十分贊同,開始來萬陵縣的時候,沒有要白老頭種田,是因為那是自己人手不夠,人口還少,不怎麼缺糧食。

現在李昌憲手底下幹活的都超過兩千多人了,一天的糧食用量都在兩千斤以上,再加上學堂的那些小孩子們,一天的糧食用量也在一千斤左右。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縣衙這裡每個月都要支出十萬斤的糧食。

萬陵縣的糧食價格並不貴,一般都在五文錢到十文錢之間,十萬斤糧食才一千兩銀子。

關鍵是萬陵縣不是一個產糧區,以前人窮的時候,大家都是半碗糧食半碗菜,再不行,山上逮個兔子野雞什麼的,也能撐幾天。

李昌憲等人沒來萬陵縣的時候,米家的糧店一月也賣不出去五千斤。

現在的情況是,縣衙直接把米家的糧食包圓了,但是還是不夠,何嶽這個月就急著催米老爺子派人去外地購糧。

現在萬陵縣城包含縣衙這裡,充其量只有五六千人,糧食都這麼緊張了,如果以後萬陵縣經濟發展了,人口增多了,沒糧食怎麼辦?

糧食是萬陵縣安全的根本,只有開墾耕地,保證糧食生產才是萬陵縣發展之路。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