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兩天,李昌憲就安排李柱和阿布達等人去萬陵縣城去購買糧食。

誰知道,沒多長時間,李柱和阿布達等人就回來了,告訴李昌憲一個不好的訊息,那就是萬陵縣當地人根本不認可大晉朝的銀票。

這裡的很多土著人喜歡以物換物,如果你拿著上好的衣物,鐵器等,或許有人願意和你交換。

假如你拿著銀票去當地人的糧店買糧,他們很質疑你拿著這個鬼畫符的東西能買到糧食?或許認為你來店裡搗亂,就敢和你拼刀子,至於趕出去,那就算你幸運啦。

萬陵縣哪家最大的糧店,裡面的人更是囂張,漫天要價,而且只要現銀,不要銀票。

現在唯一的辦法,是去二十里外的向陽鎮,請行商商人去外地給採購一些糧食,不然以目前他們身上所有的現銀,也撐不過幾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昌憲聽的一頭霧水,那我的銀票怎麼辦?我的一百萬銀票!竟然在這裡花不出去。有沒有天理!難道這裡不是我的轄地嗎?

這時,李昌憲才明白了,為什麼何嶽他們幾個在這裡如此的困難啦。

“那就這樣吧,先從向陽鎮那裡去買糧吧!”

李昌憲暫時不想去動那些當地人店鋪,先把眼前的危機度過去再說,以後會慢慢修理他們的。

既然自己在這裡當官了,還是萬陵縣權利最大的縣太爺,以後這裡將要以我的指令為主。

開始,自己要慢慢熟悉萬陵縣的事物,看看怎麼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規劃。

當天晚上,李昌憲尋何嶽幾人過來,詳細詢問了萬陵縣目前的情形。

開始的時候,古王爺帶領三十萬的軍隊,把大晉朝領土擴大到萬陵縣南面地區,觸動了當地土著人的利益,最終兩者之間發生了戰爭,很多土著人被殺,剩下的土著人逃離到深山之中。

直到古王爺帶兵走了,才有土著人從山上下來,但還是對大晉朝有著深深的恐懼感。

大晉朝在隨後的幾年內,派出了大量的官員,希望嶺南土著人能納入大晉朝控制範圍之內。

但是有的官員在處理土著人的事情上往往言辭激烈,手段極其惡劣,這才引起了嶺南南部地區的土著人新的反抗。

開始爭鬥並不激烈,但是當地的土著人在有些人的蠱惑下,把仇恨載入在新來的縣令身上。

矛盾激化的時候,土著人開始攻擊縣衙,進而造成官員的傷亡。

而這個時候大晉朝無暇處理這個事情,導致萬陵縣長時間無人敢上任。

李昌憲看著前任死亡原因,一時間無語。

不通實務呀,有的縣太爺上來就要萬陵縣本地人繳稅,就像你一過來就和我要錢,我認識你嗎?直接雙方發生爭執,以縣衙的失敗告終。

後來的縣令也是一些傻逼,根本沒有吸取以往的血腥教訓,還是堅持嶺南人是大晉朝人,說到底還是要大家交稅,你看看外面的人都活不下去了,還要徵稅幹什麼?

有個奇葩的縣令來到這裡無聊,主動招惹嶺南土著人的姑娘。

你好好地招惹人家姑娘幹嘛?不砍死你看得起你啦,胡亂拋棄,被下了蠱毒。

對於這樣的人,李昌憲只能鄙視他,齒於為僚!

雖說嶺南萬陵縣土著人蠻橫,但是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李昌憲發現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有人蠱惑土著人去鬧事,然後藉助鬧事的風波殺死無辜的官員。

根據何嶽等人的述說,李昌憲把眼光放在萬陵縣的大戶上,正是這些大戶們的挑撥,事情才有了更一步激化。

事實上,事情就出在萬陵縣當地的三個大家族身上。

萬陵縣的三大家族由來已久,在這裡就是萬陵縣的王,不可能也不願意外人來這裡統治他們,當有的縣令拿著大晉朝律令要求萬陵縣大戶去遵守時,他們做出了反抗。

試想徵稅徵得誰的稅,窮苦的本地土著人不事農田,沒有土地,徵稅對他們來說,一點邊也談不上,至多是在入城時交納一點入城費用。

對於萬陵縣大戶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他們世代在萬陵縣生活,縣城周邊多多少少都有他們的土地,大街上都是他們的店鋪。你徵稅不就是要他們的命嗎?

李昌憲思考了很久,決定下一步對這些大戶們下手!

不說以往縣令們的無辜,就今日購糧來說,這就是大戶們對新來的縣令進行了挑戰,拿什麼銀票不能流通的理由,東西不賣給縣衙的人,收錢只要現銀,這一切都是他們搞的鬼。

那好,就拿著這家糧店開刀!

李昌憲喊來阿布達,談了一些事情,經過阿布達的確認無事,才吩咐阿布達出去了。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