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沒錯,就是我!(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胡鳶看到這一版建築設計的時候,再對比原來那一版,發現了張鹿對於建築理解的昇華。
前幾年,她只能在顏書勤後面打下手,今年就可以獨立開始設計。
由她熟悉的內部開始著手。
這個設計上,有王泓的影子也有張鹿的影子。
在材料的使用上面也是具有象徵性的,所有的支柱,配合了冷山地塊,挖掘的粗狂岩石。
有貫穿空間,室內室外的結合,給予了建築動感,與張力。
147號的設計師們,閒暇時間還跟著張鹿一起弄建築外觀模型。
做手工這事兒,胡鳶也有興趣,而且極具耐心。以前雕刻都沒有問題,弄這個紙片的更沒問題。
其實可以交給專門做模型的人來做。不過大家許久沒做,都想來試試。
做建築模型不簡單,比例定位1:50後,開始整體外觀結構,一花一木的擺放。都要經過多次探討。研究。
材料主要用=卡片,白卡,灰卡,色卡,雙層卡做正模型,會卡變現為混凝土或者岩石。色卡,變現不同的色面。軟木板,有機玻璃,pvc…各種。根據效果圖來組合。
模型內部的精緻桌椅,地攤,櫃子,等等,迷你植物。
這些很多都買不到,得自行修剪。
還設定了燈光。夜景也要別有風味。
需要細心和嚴謹,藝魂的這些設計師們,都不缺,合力製作了這個精美和富有價值的模型。
做好了之後,張鹿準備拿回學校,先給馮教授看看。
班上的同學看到張鹿拿的模型外觀,頗有興趣,都圍觀了過來。
馮教授仔細的看,沒想到,張鹿能做出這麼細緻的模型出來了,表示讚賞。是一個模型優秀作品。
張鹿沒說,是藝魂設計師們集體的功勞,她做到一半便開始打哈哈了。
胡鳶他們因為特別注重內部細節,所以花了很長的時間,一點一點去粘合完成的。
馮教授問道:“這是哪裡的房子?”
張鹿:“我們家鄉冷山的。一個很有想法的甲方。這套藝魂跟了六年。這一版是6年前,顏書勤設計的。教授您看一下。”
在一旁觀看的學生開始評價,說道:“直線,自然色彩的運用,空間分割,好像有日本建築的意思。”
馮教授:“日本建築,也是受我國的影響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一種內部法則,或者說內部自然。建築,如同生物體,每一座建築,所在的場地,氣候,功能,還有文化環境不同,儘量考慮合情合理。應該跟更注重,人、自然、建築,三者的和諧統一。”
“我們在對待建築設計的時候,也不能再因循守舊,停留在原有的傳統形式上,不能過度使用傳統形式,因為,環境和人都發生了變化。應該從傳統的哲學思想中,尋找中國建築文化的精髓所在,使得建築做到形式與精神的完美統一。”
在場的學生,紛紛拿筆記下。
張鹿:“教授這一番教誨,把建築理論,都上升到哲學思想了。”
馮教授笑而不語,這些本就是無數前人成功的案例,流傳下來了。本身與思想就是分不開的。
“自然,就容易獲取靈感的。沒有一個建築建築,能夠凌駕于山丘,或者任何事物之上。應該是融入的。共生的。才能相得映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