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讀書,胡鳶可能不比陳謎是個書呆子,飽讀詩書。

胡鳶看的書很雜,而且會有他自己的思考。

侯月華呢平時更喜歡看一些藝術類歷史書籍。

小說呢,還喜歡看張愛玲,三毛等女性作家的寫一些情情愛愛的文字。

她對於愛情有著執著的追求,否則,也不會到了一定的年紀了,還單著。大家都說她是老姑娘了,最後才透過相親結了婚。

今年已經35歲了,說起來還比陳謎大一些。

這兩人的結合讓人有點意想不到。

陳謎:“就直接把書展示出來,給小朋友借書不就好了,就跟新華書店一樣。不過書只借不賣。如果要賣的,我可以專門再去挑一些好的書籍。”

書呆子陳謎腦子還是比較簡單的。

胡鳶:“那這樣的話,就很簡單了,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找個店租比較便宜的店面,位置呢,就距離學校比較近一點的。因為借書的還主要都是學生為主了。”

侯月華:“作家龍應臺說過,一個城市,需要一個公共客廳,作為一個荒涼大城市的溫暖的小據點。我想把我這個書店開成就像是小城的小據點一樣。有人文精神載體,是文化的棲息地。知識和智慧可以在書店裡萌芽,思維和觀點可以在書店裡匯聚交鋒。”

張鹿:“還可以經常弄個讀書會什麼的對吧?”

侯月華:“對!對!對!”

接下來兩個女人,又開始聊了自己夢想著要有一傢什麼樣的小店。暢所欲言。

侯月華就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廳和書籍結合在一起,等於就是書吧,最好還有點藝術氛圍的。

張鹿也曾想過有自己的小店,不過她還不想開咖啡廳,她想開一家陶藝館。

自從上回去瓷城,做了陶藝,覺得很有意思。

當她說了她的想法,侯月華說自己也會做陶藝,兩人興趣愛好都相投了。

張鹿說道興起直接說:“陶藝館和書吧相結合。找一個夠大的場地,一層作為咖啡廳,結合書吧,二層再弄個陶藝場地,可能還可以弄個包間。書吧的衍生品,可以是自己自制的陶藝杯子工藝品等等,收取一定的費用。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飲品和書籍販賣。手工藝等等。”

“經營模式呢,可以經常開辦讀書會,咖啡沙龍,或者陶藝沙龍。這樣你們的愛好都在裡面了。”

難點,首先,場地要夠大。小城裡還有這樣的場地嗎?

投入也不小。侯月華那麼多年倒是有一些錢,因為她有教美術有不少收入。

歷史老師陳謎沒有什麼錢,他的工資杯水車薪,沒結婚前,大半都用來買書了,結婚也花了一大筆。他沒有開口,因為他沒錢。

全是女人正聊得起勁。

張鹿:“胡鳶,其實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啊。有一點像生活館的意思。閒暇時光,喝杯咖啡,看本書,做做陶藝。很愜意啊。模式倒是可行啊。”

胡鳶笑了,說道:“想法很好。你如果開在x市,q市也許還行。小資多,有情懷。但是開到小城,有一些難度。首先,定價問題,你太貴了,學生又消費不起,你便宜了,費用又大。得多久才能回本?成年人工作繁忙,也沒什麼時間去休閒。”

兩個女人直接被潑了冷水!沒有消費群眾啊,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張鹿跟侯月華那樣,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後,才有精神需求這方面的思考。

想喝咖啡,在家買點速溶的喝喝,這是小城人大部分的思想,想看書,就找圖書館啊,不要錢。

做陶藝?diy?直接買個現成的杯子來的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