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畢業後,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張鹿生日後的第二天,就開始了。

張鹿:“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你帶著我,我追隨著你!

踏上了去魔都的火車。

因為是臨時買票,只買上硬座,整個路程,需要十幾個小時。

張鹿初三畢業那年,做完了青峰書院的專案。

胡鳶就決定去江浙一帶,看看江南的園林建築,誰成想,到了張鹿畢業後,才抽出了時間來。

說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們還是有計劃的。

這次的時間充裕,但是胡鳶已經不像是幾年前剛買車的時候了,累,也不想開了。

他們決定先到魔都,然後在蘇州,烏鎮,西塘,最後到杭州去看看。

火車的時光總是百無聊賴的,好在兩人都是能靜下心來的人,張鹿的揹包裡也總有新書可以看。

這次帶了兩本,一本是中國建築,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完成的。一本是一九八四。長篇政治小說。

胡鳶選擇了一九八四來觀看閱讀。這個長達18萬字的小說,他花了快十個月小時看完了。

還準備重頭再看一遍。

張鹿:“這本書怎麼樣?”

胡鳶:“看完挺壓抑。”

張鹿:“在《一九八四》的世界中,人的身上都看不到人性,他們沒有愛,只有仇恨,猜疑,出賣,恐懼,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人都不像人了。”

胡鳶:“也是人,這就是這個社會的可怕之處。”

張鹿:“人性被壓抑,人的本能被異化。每天都坐在機械重複的工作裡,為黨服務,無產者,就忙碌生活瑣事。這樣的世界難以想象。”

胡鳶:“下等人佔大多數,牛馬般工作,還食不裹腹,在現在這個社會還是很多。”

張鹿:“他們感恩戴德,感謝黨給了他們食物,給了他們美好的生活。你想一下,如果他們接觸了上等人的生活,又會變成怎麼樣?你猜,他們會造反嗎?”

胡鳶:“他們接觸不到。不得不佩服,作者對人的洞察力,還有社會發展的預見力。是一本好書。”

胡鳶沒有接著跟張鹿探討,只是把書輕輕合上。

在火車上的閒暇時光,閱讀一本書籍,時間過得倒也快,可能是因為有陪伴。

也許於旁人是過於簡單了,過於無聊了。

但是對胡鳶而言,卻覺得此刻就是他一直以來奢望的生活。起碼他還是有愛的,還是滿足的。

在黑暗的燈光下,聞著她一縷髮香,握著她的手,坐著閉上眼睛假寐,火車的轟隆聲,車廂裡的嘈雜聲,也不能影響到他。

再一睜眼,就到了天亮時分,馬上就要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