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瓷都,品味瓷都白瓷文化,千年的藝術靈魂。

進到展覽館,便可以看到陶業圖,上面詳細描繪了,陶瓷生產的72道工序,展現了古代制瓷的過程。<x80瓷磚連線而成,長20多米,高1.6米,用56塊瓷磚燒製而成,代表著56個民族;圖中男女老少有100個人物,代表著陶瓷技藝百代傳承,氣勢恢宏。

瓷城瓷器的製作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技藝很獨特,傳承未段。

民間的手工坊開始逐步擴大,如今已是一個大產業了。

從古代開始一直是國家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與絲綢,茶葉一道享譽全世界。

鄭和下西洋所帶的瓷器當中,就有瓷城的。

馬可波羅遊歷此地的時,也盛讚瓷城的陶瓷,並將瓷城的瓷帶往世界各地,也因此“一白而紅”。

也是歪國人眼中的中國陶瓷的代表之一。

張鹿在車上說的那些都是古代官窯。比方說景德鎮瓷器生產的窯爐,主要也是官窯居多,其功能呢,相對復古,走觀賞,裝飾,收藏路線。

而瓷城瓷器所使用的窯爐,主要是民窯,生產出的瓷器呢,更貼近生活需要,一般供人日常生活使用。

展覽館工作人員:“瓷城用的高嶺土k20含量比較高,能降低燒成溫度,最高到1280度左右。屬於軟性瓷,瓷城高嶺土fe含量較低,所有成品非常之白。”

張鹿:“和景德鎮的高嶺土有什麼區別呢?”

展覽館工作人員:“景德鎮高嶺土fe含量較高,燒製溫度要求也比較高,通常在1300c左右,成品外觀就會產生黑點,所以通常呈現青白色,硬度較高,吸水率比較低,不易磨損,而且越用越光滑。”

鄭麟:“那聽著還是景德鎮的好一點啊。”

展覽館工作人員:“因為都是高嶺土的發源地,景德鎮長期不合理的開採和使用,使得他們的優質高嶺土,已經非常稀缺,而瓷城的不同,高嶺土資源還頗為豐富。景德鎮的很多原材料,還是我們這的,說不定你去那邊買的陶瓷沒準還是瓷城的。”

張鹿:“所以後來景德鎮成規模的大型陶瓷企業數量還不急我們瓷城,不過他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文化底蘊深厚,工藝大師很多。就歷史而言,景德鎮的釉料色彩豐富,色澤光亮,也是製作上好陶瓷的首選。”

展覽館工作人員:“在很多信仰佛教、基督教的地方,我們的白瓷格外受人喜歡的。因為佛像,聖象等雕塑像,潔白無瑕,溫潤如玉給人以心之聖潔的感覺,比較容易喚起人們的崇敬和信仰。”

大家逛完展覽館深入的瞭解到瓷器的原料和燒製工藝。

張恆:“這下又多了一個談資了。”

胡鳶:“我們可以去自己做,到時候你可以吹牛說,你連陶藝都會了。”

胡鳶帶他們到自己朋友的瓷器廠,那邊有製陶的區域,胡鳶以前還來玩過,他對手工還是挺有耐心,朋友都誇獎他做得還像模像樣的。

他主要是還是帶張鹿來玩玩的,其他的人,只是順便。

到了瓷器廠,老闆招待他們都喝了茶,吃了點心,5到處參觀完之後,才讓他們自己手動diy製作。

瓷器廠老闆名叫李厚元,以前胡鳶的酒友,因為瓷城跟y縣很近,李厚元,在y縣也有不少生意,倒是還算經常見面。

李厚元:“你的員工現在很多了啊。”

胡鳶:“不全是,還有一大部分,是n市生活館的,就是找你拿瓷器的那個店。他們的員工。”

李厚元:“那這回可得好好的跟他們介紹介紹了。他們的瓷器賣的很少啊。”

胡鳶:“應該是不懂賣吧。”

李厚元:“你們的店配的就不少。”

胡鳶:“茶杯,我還都是用贈送的了,當然配的多了。”胡鳶每次都會根據客戶家的不同風格,然後送上一些小玩意兒。茶具,是他最經常送的東西。

隨後對員工說道:“我們素問的定製杯子,也是李總這邊出的。”

他沒有要下場去做的意思,只是在一旁看著,跟李厚元聊聊天。

李厚元吩咐底下的工作人員給胡鳶的員工們,一人分發一個圍裙,先在拉胚機前,做好學習陶器拉坯成型的準備。

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他們真正的感受到要製作一件成功的陶藝作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先對陶土進行切、搓、卷、壓等加工,然後再進行拉坯成型。

將加工好的一大團陶土放在拉坯機上,旋轉的過程中,對陶土不斷進行造型精加工,原先的一團陶土竟然逐漸變成了陶杯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