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月之海(為情人節而寫)(第1/2頁)
章節報錯
生活匆匆,旅途匆匆,來此地,沒有騎遊,簡直是浪費了。
坐著摩托車遊玩,別有一番風味,在後來,很多騎行者,來這邊騎行。
阿友帶著張鹿和胡鳶,走遍了大街小巷。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琴萬古弦。
終於可以近距離的聆聽洱海了。
“蒼山有十九峰,十八溪,溪匯成湖,湖入洱海。”阿友解說著。
“蒼山有情,流水錶心,洱海有意,邀月照雪。這像是密不可分的情人。”胡鳶說道。
“來到洱海,一定要去海舌。海舌源自蒼山的萬花溪,經喜洲,入洱海,堆沙成洲,形狀像長舌,也是洱海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阿友繼續說道。
張鹿不知為何來到這個地方,腦子裡想起李健的那首貝加爾湖畔。兩湖混為一體,但是卻風馬牛不相及。
或許是因為旋律迷人,或許是因為李健那個空靈的嗓音,很像湖泊。見到洱海的那一刻,震撼人心的湖水,寧靜之美,證實了她的錯覺不錯。
水光萬頃開天境,湖裡都是白雲的倒影。人痴了,忘了舉步。
人在這水天一色當中,微風輕拂,碧波盪漾。
遠處傳來琴聲悠悠,翠山環水,真是醉人心脾。
再美,再華麗的語言,都難以形容。
置身在此地,彷彿忘了時間,忘了天地萬物的存在。
染塵的心好像也化成了一滴水,融入湖泊。
只想靜靜在與湖水作伴,接受它的滌盪和淨化。
張鹿覺得真的是來淨化心靈了,以往微訊號上,很多人說來西藏,來滇南,是為了洗滌心靈來的,她還不以為然。
向北,是蒼山雲弄峰下的蝴蝶泉。
院內有一塊石碑,其背面刻著徐霞客遊玩蝴蝶泉時候寫下的日記。
正面刻著蝴蝶泉三個字,卻是某文人手書的詠泉詩句。
張鹿寧願想象成沈從文或者錢鍾書老先生的筆墨。
蝴蝶泉並不大,泉水清澈,古木環繞,幽深靜謐。
阿友:“理城的民間很久以前就流傳著,雯姑和徐霞客的愛情故事。蝴蝶泉就是他們愛情忠貞的見證。白族兒女也喜歡在這裡求愛,追求唯美的愛情。”
遊玩蝴蝶泉,天色將晚。
他們一路沿湖追隨夕陽底下的洱海。
經過雙廊。
張鹿:“好想去南詔風情島看看,好多小說裡都寫著這地方。‘理城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哪裡到底有多美?才能養出不食人間煙火的孔雀公主?”
胡鳶:“我以前還不怎麼信水土養人這事兒,如今倒是信了。南方女子溫柔婉約,大抵是因為在這地方也浮躁不起來的緣故。”
到了這裡,不用去到人間天堂,彷彿已在人間天堂。
路過挖色,刻有‘小普陀’的石碑,下車觀海,小普陀山,其實是洱海的一座島嶼,上有觀音閣。
據說是觀音大士修行的地方。除此之外,理城還有雞足山,崇聖塔,理城人十分尊崇佛教。
於是胡鳶張鹿兩人又開始聊起了佛教。
胡鳶:“觀音、地藏王永不成佛,人們遇事習慣性,求神拜佛,如果燒柱香,添點香油,就可以心想事成,那麼佛不就是貪官汙吏了?地藏王說地獄不空,我永不成佛。地獄也永遠不會空。”
胡鳶不求神拜佛,很多人說此沒有信仰,我們沒有宗教,其實他看我國老祖先,都是告訴我們,我們是自然孕育的,而不是神創造的。所以我們沒有宗教,如今看來,是最接近真理的。
張鹿:“其實我覺得吧,拜佛拜佛,主要是想提醒人們,舉頭三尺有神明,你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做壞事。歪國的佛教,佛等於教授。其實主要是教化人的。你要是不做壞事,對一切存有敬畏之心,懂得約束,剋制自身。自然會平安一些了。”
胡鳶:“你的見解很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