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幾個小時,看到了不同的風景,面貌。

“真是的是最美的風景線。”

南城,水城,還是綠城,青山很翠,這也是一座英雄城,軍隊的第一槍就是在這裡打響。

湘江,《沁園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貴城,這個地方很容易被忽略,大家知道內蒙古的大草原,知道西藏的高原雪山,知道雲南的石林山水,卻不知道這地方也是人間仙境。

“這是坐火車才可以感受到的。”

到了理城,下了火車,清晨。

火車到的點很好,來到古城,讓張鹿和胡鳶直接愛上了這座古城。

人們已被歡樂的鳥鳴喚醒,太陽昇起,古城的街道渡上了金色的衣服。

看著這個古老的城鎮,那些古舊的房子,散發著濃郁的懷舊的味道,彷彿置身在老電影裡一樣。

古城街道很是乾淨,兩旁的古屋也錯落有致,保留了明清時代的建築特色,土木結構居多,簡約古樸。

屋簷上還有泥土銜草。更有歲月的痕跡。

胡鳶和張鹿在古城閒庭信步。這裡的年輕人並不多,大多都是長者。

很多坐在家門口的小凳子上,看著路人,點頭微笑。充滿了人情味。

有一些擺攤的,張鹿看到了兒時的讀物,是一些小人書。

在這裡,真是悠然自在,勝過高樓大廈的浮華。

胡鳶:“我對理城的印象還停留在天龍八部。金庸筆下的無量山。”

張鹿:“我也曾痴迷過查先生的小說。

接著,胡鳶跟張鹿就聊起了,天龍八部裡描繪的理城的文字。

張鹿:“沒來過理城的人,對這邊的理解多半出於兩處,金庸的天龍八部,把這個山明水秀的悠悠古城,秒回成了,清遠神秘的浪漫江湖,又或者50年代的有一個電影五朵金花,裡面有一首耳熟能詳的主題歌,理城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現在真的站在這個地方,便能理解,那些文字構建出來的浪漫,確實不假。”

胡鳶:“有文章上曾說,這是一個一生都不能不到的地方,是一個讓一切重新開始的地方。理城,是回家的路,洱海月是理城人穿過夢想的一條船,每一個迷失的孩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家。我覺得南省人真浪漫。來到這,都覺得生活只剩下風花雪月了。”

這是一個柔軟的城市,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掠到花香,隨處可見理城人微笑的眼睛。此時看來都很平和。

這裡沒有飛奔著上班的人群,甚至連腳踏車都少見,有的只是坐在院子裡下棋的老人,走路都像在散步一樣的年輕人。

胡鳶跟張鹿,感覺自己都放慢了下來,他們兩人雖然是在小城,但是每天的生活節奏不亞於城市。

起了就是工作,工作完經常都是大半夜了。

來到這裡果然,便愛上了這裡,在他們的家鄉雖然也是慢節奏,但還沒這裡這麼悠閒。

才發現,都很久沒有注視過這樣的生活了。

感覺到了這裡便感覺自己有很多時間一樣。很多時候,大家都在奔忙中,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離自己最愛的生活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