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鹿這段時間也沒閒著,每天白天除了上課之外,晚上便是到藝魂,跟顏書勤一起探討著老康那塊地的建築設計。

與其說一起設計,不如說學習,取經。

這跟上大學,學的專門理論化的知識可不一樣,可是實打實的參與案例,增加實操經驗。

顏書勤已經出了很多稿的建築方案,他自己都不是很滿意。

“總覺得缺點什麼?”

“建築造型很現代,整體功能區域劃分也好,景觀,規劃設計的還可以。”張鹿說道。

“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顏書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張鹿無奈地搖頭,這是損她還是損她?

她畢竟自己還沒做過完整的一整個系列下來,能參與就很高興了,學到不少的東西。

顏書勤怎麼的也比張鹿這個半瓶水晃盪的強。

跟了一段時間,才頓感她差的太多了,此時不敢發表太多意見,只是在思考著應該怎麼改動好一些。

雖然顏書勤此時只有25歲,但是他父親本身就是學建築出身的,而且還是很早一批出國學習的。

在70年代末,思鄉嚴重,才帶著顏書勤回來,如今已經60幾歲,還再做著建築設計。

張鹿知道,顏老在十幾年後,身體很不好,不過只要能動彈,也依然再做。

不得不說,是值得敬佩的,也在f省留下了不少古建築作品,顏書勤大學畢業之後,不想進建築院工作,自己開了一家裝修公司。

她一直很好奇,顏書勤如果去做建築,不是更有出息麼?

但是見他現在沉迷於裝飾藝術,也就不說什麼了。

建築跟室內本身就是分不開的,只有在中國才分的那麼清楚。

國外,建築師同樣也要會室內設計。

甚至在島國,還得一年考核一次,基本上每個建築家,也都會木作。更能利用好材料。

“老顏,我想這塊地的周邊環境是很不錯的。這些自然元素都可以好好利用,比方說岩石,做岩石外觀配合,換上透明的材質,在室內更好的可以看到室外的風景,就像國的玻璃屋,建築形態其實不錯了,空間利用的也很好。就是材質上換一下看下效果如何。”

接下來張鹿在原來的建築結構基礎上,重新繪製了建築的外觀。

結構不變,就是外牆材質換了,原本的小門小窗,變成了大片的玻璃門窗。

進門的位置做了一塊水幕,這是顏書勤原本的意思,好像瀑布一般,從房子的二樓向下,白天在太陽光的照耀下,會有不一樣的色彩,千變萬化。

夜晚聚光燈在照射下,也會有不同的感覺。

形霧幕投射彩虹聚光燈形成,用的是聚光燈、水、噴頭、木、軟管。

房子的前面是一條小溪,遠遠的看去,就像彩虹瀑布,從建築物上流淌下來,流進小溪。

“每一個瞬間,都不可複製。”這是顏書勤的說法。

“換了材料,感覺好多了!多了一分質樸。”

胡鳶看著這一版建築外觀,是目前看來最完美的,很有詩意。

“室內岩石元素旁底下地下挖一條魚池弄點有意思的,可以流向室外,那麼可就是室內外結合了。”

建築面積實際就400平方左右做了一個庭院景觀設計,也做了泳池,據胡鳶說,老康很愛游泳,經常去冷山水庫遊,功能性這塊也考慮進去了。

整體建築物作為三層,裡面是美式風格設計。

“既然外面選用岩石,裡面的話,也可以適當運用一些這樣的元素,與室外產生聯絡。其實裝飾都可以從自然裡取材的。他們既然存在,想說話,我們就聆聽。這是空間情感設計。美式鄉村風格,本身也是這樣,摒棄奢華,強調回歸‘自然’。”

“除了特殊岩石造型搭配,其他的就用牆裙就可以了。”

於是,張鹿就拉了客廳的透視,基本上,一層主要元素是用岩石,進門用透明玻璃門,客廳的後背景,也做了大塊的玻璃,跟她剛才畫的建築外觀一致。

在客廳,就能看到外面林地的花草樹木。

二樓房間裡也都是大片的落地窗設計,遠處的看見山林,整個視野就很開闊。

在玻璃運用的話,旁邊元素都是採用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