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呢?”胡鳶問道,好奇為什麼正月十五,都沒有看到他們,留張鹿一人在家,現在不是還沒到開工日麼?

“今天我二姨家請客,晚上喝酒一起過元宵,我就沒去,大人看著我又不能喝酒,去幹嗎!哈哈。就說自己在家做點東西吃,料挺多的。我媽出去了的時候就幫我熬了漿糊,自己玩了一天。”

“我也沒吃飯,那是一起外面吃呢?還是在家做一點東西吃?”

“在家吃點就好了,外面的東西吃多了,也不知道想吃什麼了。”

胡鳶點點頭,很自覺地走到廚房,開啟冰箱,找找看有什麼東西。

年貨倒是滿滿的,只不過兩個人,還真不好煮什麼,於是就簡單的下了兩碗麵。

用張鹿媽中午剩下的高湯做湯底,放了點瘦肉,青菜,雞蛋。

也算是營養均衡了吧。

“一會肚子餓了再吃宵夜,先吃點吧。”

“嗯!”

兩人如今好像過上了老夫老妻的生活。

吃完飯,洗了碗筷。穿上大衣,便出了門。

天已經黑了,人們也開始出來逛街了。

平常小城的夜晚是不會這麼熱鬧的,但是今天不同。

南方風俗,是需要“踩”街的,什麼意思呢?其實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有人們熟悉的舞龍舞獅,綵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籠吹、龍虎鬥、南音清唱、高腳戲、歌仔戲、紙塑巨像、旗鑼鼓槍等。

大家就會在這一天都出來看。

當然少不了的是燈會了,元宵花燈象徵子嗣繁衍、人丁興旺。元宵燈節形成後,人們又根據燈與“丁”同部首的關係,將元宵花燈與生男聯絡起來,認為花燈具有使婦女生男的神力。

在方言中,“丁”與“燈”諧音,南方人們則據此認為花燈有預兆生男的吉祥意義。

因此,元宵節掛燈、送燈、婦女觀燈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其是生男孩的意義。

在南方其實還是很重男輕女的,思想相對來說較為傳統。

“那個人在幹嘛?胡鳶,拿著一炷香在街上走。”

“她在聽香,可能是在預卜姻緣,或者她丈夫出門做工,保佑他平安賺大錢。就是現在自家廳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點迷津,然後手拿一炷香,按占卜後的方向移步到目的地,躲在人家門邊,聽到屋裡人說的一句話,去分析自己所問之事的結果。這個叫做‘正月十五聽香小仙夢’元宵節如果沒聽過癮,中秋還可以聽一聽。”

“原來如此!”

受教了,張鹿覺得自己土了,這個是真的不知道!

“你想去聽一聽嗎?

“沒多大興趣。不信這個,姻緣天註定,命運在我手!”

胡鳶淡淡一笑,兩人又繼續看著街邊花燈。

“此時的元宵節氣氛真的挺濃的,比後來都熱鬧多了,後來,很多店連燈都不掛了,也沒那麼多節目。勞民傷財。”

“其實我往年也很少逛這些,不過今年倒是覺得有意思。”

“是啊,好好珍惜吧,後面這些傳統,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比我們再下一代,基本就不知道了。”

“你又瞎感慨了,走吧。去體育場猜猜燈謎。”

說到猜燈謎,張鹿也來了興致,趕忙拖著胡鳶,大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