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重視細節,不懂的人,是發現不了的。

張鹿昨晚想了很久,根據員工的性格,應該讓他們知道、選擇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培訓,給他們講講產品,讓他們怎麼賣,怎麼營銷。

不然很多人會選擇“拿來主義”或者片面化的“實踐出真知”。

不能理解品牌的精髓,不能懂素問的文化。

也許能幹事,最終會淪為一個扯線木偶,銷售工具。

張鹿一定理想上還是希望這些人真的熱愛這份事業,再選擇來堅持。

這是很長的路,也是一條很辛苦的路。

素問是一個以設計,以人為本的為主導的品牌。

她今天不想講傢俱,不想講板材,也不想跟他們說營銷套路,怎麼銷售。

她只是坐下泡茶桌上,跟他們幾個人聊著天。

希望員工們能夠無拘無束地交流中,一起激發靈感,有激情有熱情的開始學習。

“嚴姐,你今天看了素問的這些傢俱,你作為即將裝修的業主,有什麼意見?可以一起說一說,作為使用者的角度,跟這些我們這些小設計師們,講一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嚴丹丹愣住了,她沒有想到張鹿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她以為張鹿會直接給她講解這些傢俱材料。

因為不是得先了解材料,知道價錢,就可以賣貨了麼?

但是這女孩子說話是一套一套的,她也不得不重視。

也不能太隨意說,就走到了那些陳列的傢俱面前,仔細的觀看,研究。

“我真的不懂什麼審美啊,也不懂什麼材料。說的不對的話,你們不要笑我。就是覺得這些傢俱,款式很簡單,好打理!還有邊角的處理,都是有小弧度的,很圓滑。這樣的話,小孩子比較不會磕磕碰碰。”

張鹿眼中露出精光!這大姐果真細緻。這本來就是劉二叔為了他家劉小寶設計的,張鹿覺得款式不錯,直接讓他再做一系列出來。

“嚴姐,你說的很好,沒錯!小艾,小曾,你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覺得設計很難麼?”

嚴丹丹還覺得不好意思,她對材料是真的不懂。

“是因為我們不懂生活。”

“對!素問是個家居定製品牌,它就是以生活為主,以人為本。我們所有的設計,出發點都是‘人’。你們接下來要設計的櫃子也好,或者以後也開始設計傢俱,你們應該從這方面先去考慮!畫圖不難,設計也不難,難在用‘心’去設計。每個業主都有不同的習慣,不同的喜好,這是不會重複的,應該針對性設計。其實做久了,這工作挺有成就感的,因為人家天天都在用你設計的東西。”

“小鳶,你怎麼來了?”工人們看見胡鳶來了,只是站在一旁沒進門,便叫了一下他。

胡鳶只是噓了一聲。表示他正在偷偷取經,看著張鹿如何跟新員工聊天。

“賣的是產品,懂銷售套路就行,這是普通的商品銷售,而我們是素問,是家居類,更要懂人心,為人去考慮,做最合適他們的。否則他們花了那麼大價錢買回去了,天天用著,都很不開心。沒準還會在背後罵你!作為員工,我們應該具備嚴姐這種素質,她很細心,考慮到了生活化!對,重點就是這個,我們真的只有設身處地的為我們的使用者著想了,才能讓客戶信任!安心!並且我們自己心理也過得去!無論銷售或者設計師,我們應該記得這一點!”

張鹿儘量說的簡單好理解一些。

“生活化的溝通也可以跟使用者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設計人員想得多一些,後面使用者問題就少一些,滿意度才會高!素問,不是賣衣服,衣服可以每個季度地買,想換就換,而定製傢俱不是,很多人,一輩子很可能只有一套房子。這個伴隨著他終身!又或者半生!”

“我們不需要太會銷售,只要業主找到我們,我們就用心的服務,為他們著想,前提我們自己做到了!如果他們感受不到,那從我們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得自己先過得了自己那一關!”

“設計的水準,會隨著閱歷的增長,經驗的豐富自然而然就提升。我們是新人,即使現在不懂不會沒關係,但是要有這顆‘心’!”

隨後,聽見張鹿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家居設計這行門檻太低了,魚龍混雜,後面是什麼人都能做,導致很多人內覺得設計很容易,只是簡單的畫畫圖紙。

便又說道:

“其實,人人都可以是家居設計師,只要懂生活。接下來,我只要求,帶著四個字去了解我們這些產品,就是專業!細緻!”

張鹿的這些話,出乎了胡鳶的意料,她以為她會教他們一些設計上的東西,怎麼畫圖紙,怎麼介紹產品。

突然想到張鹿在x市的時候,說起了洋快餐的文化,作為金字塔,產品是最底層,廣告是中層,文化是最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