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五,下午2點,湖美酒店。

小城內第一場大型的家居品鑑會活動,讓眾人還是挺期待的。原本預計50戶,每戶2人,100人。但是沒想到現場,卻超過了50戶,還有把親朋好友一起叫上的。

簽到人數將近80戶,並且很多還是吃了晚飯就過來,等著。

張鹿把這種盛況,歸結於,新鮮!

因為到後來十幾年後,客戶嚴重活動疲勞期,經常看見建材商的活動,參加的人數寥寥無幾。

張鹿穿著一身淡藍色旗袍,由於是冬天,外搭了一件白色的羊毛馬甲。

髮型,是她自己設計的,讓專業的髮型師幫忙盤起,有點像民國時期的造型,畫上一個精緻的妝容。

為什麼要做這麼復古的裝扮?這跟素問有很大的關係。

素問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傳承下來的產物。

今天她是最亮眼的星!在胡鳶眼裡,自信大方地站在舞臺上。

“大家好,我是素問家居的設計師張鹿,農曆二五了,大家馬上要進入新年,感謝大家百忙之中,參加素問品牌的品鑑會!”

然後向臺下深深地鞠了一個躬,上一世做過很多案子的講標人,參與競標,底下的都是大老闆。

這一世上臺當主持人也並不緊張,淡定,從容。

張鹿看了一眼臺下的人,大部分是陌生的。

也能找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賴明華、老領導、黃經理、李叔叔、還有部分古橋邊上古鎮的村民。

讓她感動的是陳阿婆,她也來了,胡鳶今天包了兩輛車,都一起接到了城裡。

熒幕上放著這一年來,做的專案照片。

第一個便是古鎮的賴明華的家,賴明華是老朋友了,對把他的家拿出來當案例,他還十分開心。

改造前後的對比照片,把大家的記憶都拉到了那一次的颱風來臨的時候。

斷裂的古橋,張鹿的寫生油畫,加上配的音樂,那段還沒被遺忘的時光。

讓古鎮村民看得眼眶溼潤,那是承載了古鎮八百年曆史的古橋,想起了初初見到它斷裂的心情,不過好在已修復好了。

金城小區的業主們,也是深受感染。

這就像是一個紀錄片,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藝魂一點一滴如何的改造那個殘破不堪,搖搖欲墜的老宅。

胡鳶張鹿為了節省費用,清理現場的照片,顏書勤開著怪手挖土打洞的照片,村民們一起幫忙搬運木材的過程照片。

房子每一樣材料,是如何找到的,賴家一步步的怎麼變成現在古鎮古橋對面,大家茶餘飯後都喜歡聚集的地方,原來每一個細節都是設計師的精雕細琢。

胡鳶還加了賴家入住後的生活景象照片,年邁的陳阿婆,腿腳不靈便,走的時候一手扶著他,為了老人身高定製的欄杆,移步前行。

孩子們歡快的玩耍的花園,是張鹿親手一花一草栽種。

住進了舒適的房子,看到的往往是結果,卻不清楚當中的過程,把一切流程視覺化的展現,更加深入人心。

“我們藝魂的的設計理念,就是以人文字。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我們注重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這是情感化的藝術!”張鹿的聲音在此想起,語氣輕緩。

“我們團隊會以此為終身目標,並且一直努力著!”鏗鏘有力!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流程素問的原材料,又換了比較輕盈的背景音樂。

大家又在大螢幕看見了,香山,峰嶺疊翠,一棵棵香杉樹煥發著生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香山村落的照片,隨處可見留守兒童,一張張笑臉,配合著破落的村莊,此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還向大家展現了,孩子們的上學之路,看的大家很是感慨。

古鎮雖然是y縣的偏遠鎮,孩子們也沒有這樣。

接著一個畫面又定格在一個老木屋,照片拍的很有感覺,十分古樸。

“這個房子是清朝時期蓋得,已有百年曆史,所有木材都是用的香杉樹,閣樓還有屋頂橫條。它經歷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打,十分耐用,香杉樹具有抗腐蝕、防蟲、耐潮溼、不腐爛的特點。十分的適合家居空間裡使用,而素問傢俱,都是用的這種木材製成的。大家看到的裡面的傢俱,十分簡易,但是注意看看高度,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

原本這個環節是想請劉老二上臺解說的,但是他說他嘴笨,怕到時候說不出話來,還是拒絕了,於是便還是由張鹿來解說。

她無意介紹太多,也不想太過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