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歷史陳謎 1(第1/2頁)
章節報錯
歷史老師名叫陳謎,是的,整個人就真的很“迷”,按照張鹿認為的,就是有點神神叨叨的。
他竟然說自己從來不備課,真的沒啥好備課的,張鹿完全瞭解,因為你講了好幾年,同樣的內容題材,課本上的東西早就滾瓜爛熟了。
確實,如果按照大部分的來講,歷史課是最無聊的,很多老師就是照書本上講一遍,然後你自己看一遍吧,背一背吧。
成績其實就不會太差了,也算完成了教學。所以很多同學,對歷史課是沒有興趣的。
而張鹿班上這個歷史老師還是有明顯的不同,她發現,這人就是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對於這個和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孩子們也都不怕他,就是不端著。
以前也是這個老師,由於自己上一世其實沒在初中多長的時間,而且之前心情全部沒有用在學習上,上課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回信了,壓根沒怎麼好好聽講。
等到長大以後,發現,設計,跟歷史也是息息相關的,也喜歡研究古人的美學。
要了解他們的審美,如何演變的,就得了解當時的歷史環境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不用的時候不知道,自己還算豐富的閱讀量跟見識的作用了。也恍然大悟,後來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因為家境條件好一些的孩子們,為什麼可以走在前頭?
有一部原因是因為他們有機會也有條件出去,多看看東西,增長見識,能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思想邏輯,條件也更加得天獨厚。
比方說,初一的歷史課,從遠古時期的開始講,元謀人,自己曾經去過國博看過發展歷史,看見過元謀人的頭蓋骨,復原的模型。
那個時期遺留下來的器具,就可以想象得到他們當時一天的生活,後來夏商西周的興亡,講的是燦爛的青銅文明,也在博物館裡面看過很多青銅器,書本上記載的實物。
親眼見過,感受過,在來聽這歷史,帶來的感覺又是不一樣的。反而會變得生動起來。在頭腦裡有強烈的影像記憶是遠比紙質,片段化學來的知識記憶更加深刻的。
而對老師所講的,也可以產生共鳴,對於他所形容的,或者言語間無意吐槽的見解,有一些立馬就能知道是為什麼,然後就大笑了。
上歷史的課的時候,張鹿則變成了,基本都在回憶自己學過的內容,寫見解。這一時期發生了一些什麼事兒,才影響朝代更替了,社會生活事實,關聯性的故事。
然後種種的去分析,後來導致這個歷史事件的結果,碰上有部分老師講的,自己不瞭解不清楚的,課後也會去圖書館找書來看看。
就是帶著這份較真的勁兒,沒想到在今日,她才引起了陳謎的注意,卻不是在課堂上。
而是在一個叫做秋韻的私人藏書館,是在學校底下的某一個巷子衚衕裡邊兒,一個平層,100米不到。
90年代的時候,還沒幾個人關注,是張鹿根據後世的記憶去找的,那時候看過一篇自媒體的文章,在宣傳過這個藏書館的開放,其實在80年代末就有了,館主還挺神秘的。
張鹿從剛上初中那會就開始找,但是對上一世這個地址印象不深,文章只是粗略的看一眼,只記得大概是這個位置。
閒來無事,就到學校底下的巷子溜達幾圈,在尋找那個100平不到的書館,就好像尋寶一樣。
“放學不回家,你在這幹嘛呢?”一聽聲音就知道是歷史老師陳謎,因為很特別,聲音特別的沙啞,及輕。據說喉嚨曾經做過手術。
“老師,我聽說這附近有一個私人的藏書館,叫秋韻吧?但是不知道在哪裡?老師你知道嗎?”
“秋韻?未曾聽說,我都在這住了三十年了,不知道有什麼藏書館?這附近只有學校有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