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錦年立刻作答:“比如股權投資?新三板之類的。”

傅承林鼓勵道:“你可以試試。”

姜錦年若有所思:“如果今年是1998年,我要去做騰訊和阿裡巴巴的股權投資。那樣我會成為億萬富翁,超有錢……”

傅承林問她:“等你超有錢,你想做什麼?”

他預測了幾個答案——買房子、買飛機、創辦基金。然而姜錦年無比堅定道:“我會贊助頂尖機構的醫學研究。”

至於理由和動機,姜錦年一個字沒提。

她只是圈住他的脖子,悄無聲息地親了他一下。

傅承林高興時,並不經常外露情緒。但他現在明顯愉悅而放鬆,姜錦年的心情跟著好了起來,忍不住和他打商量:“下個禮拜我要去深圳出差,調研兩家網際網路公司。這次任務很緊,我只出差三天兩夜……”

她還沒說完,傅承林提醒她:“下週二,2017年量化金融峰會在深圳舉行,我得去看一眼。你什麼時候動身?我們有機會同行。”

姜錦年欣然道:“我也是週二。”

這可能是她最期待的一次出差。

週一上班時,公司照例開了一場晨會。

老闆陶學義不坐椅子,始終站在會議室,聆聽每個職員的意見。

他和大家聊了聊投資風向的問題,說到2016年創業板的表現不佳。他目前比較看好的板塊包括白酒,醫藥,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隨後,他點名姜錦年,問她有何看法?

姜錦年回答:“政府正在支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段時間有一家券商做路演,我去聽了……”

她開啟一本檔案材料簿,介紹道:“我覺得,除了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具體行情,我們還能進一步拆解市場風向標。”

離她不遠處的一位名叫袁彤的新人問道:“什麼叫拆解?什麼是市場風向標?”

袁彤話少,性格冰冷,十分內向。但他有一股鑽勁,工作態度認真,也尊重每一位同事。

姜錦年為他舉例:“假如我們把關注點放在新能源汽車上,我想問一句,汽車電池是什麼材料做的?哪一種材料發展潛力最大?我認為是金屬鈷和金屬錳。”

哦,她是這個意思。

袁彤會意道:“你拆解了一輛汽車的零部件,研究了那些零件的供應商。”他拿起一隻簽字筆,根據姜錦年的發言,做了一些筆記。

袁彤身旁另一位男同事說:“鈷礦的主要産地在加拿大、剛果、古巴這些地方,有色金屬板塊的一些公司就收購了海外的礦山。2016年的鈷産量太高,資源過剩,而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那麼多生産需求。”

他攤開一本資料,其中的某一頁紙,正是某家證券公司針對“金屬鈷”所做的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報告。

他說得句句在理。

姜錦年卻反駁:“我們國內的金屬鈷儲量很少,産量很大。”

男同事道:“全球大部分的鈷原料——至少60到70吧,都是從非洲剛果運來。”

他沒再和姜錦年探討。因為老闆陶學義發話了。陶學義要求研究員追蹤相關企業,給他出具幾分報告,還讓風控部門的同事繼續做“事前風險控制”。

姜錦年把筆記本翻到下一頁,接著說:“另外,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的一部分,許多高校計劃在2018年增設人工智慧專業。軟體在發展,硬體要配套。”

她剛鋪墊完這一句,袁彤就起立,站在原位,與老闆的視線平齊:“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概念一拆,就是數學演算法,底層架構。關注人工智慧公司,也要關注儲存裝置、積體電路,姜錦年是這意思。”

袁彤每次開會時,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像是寒冰雕成的俊秀男子,讓人望而生畏。

他倏地站直一開口,也不知怎麼,會議室裡無人接話。袁彤板著一張冰冷的臉,目光如炬,掃視四周,彷彿在座所有人都欠了他錢。大家都陷入了尷尬的沉默,姜錦年莫名感到有些好笑——此時想來,少女時期,她最喜愛的那種“冰山男主”,似乎都多了幾分喜感和無厘頭。

姜錦年走神,念起傅承林,他算是什麼樣的人?

恍然一瞬間,她領悟一個真相——她年少時喜歡的他,並不是真實的他。

她將他當做陽光。可他並不陽光。

她覺得他很樂觀積極。其實他只是偽裝過類似的表象。

姜錦年正在神遊之際,老闆陶學義喊了她一聲。晨會結束,陶學義和他的助理,還有姜錦年、餘樂樂等人,同去了某一間辦公室。餘樂樂是姜錦年的現任助理。她比較聰明,上手很快,明天早晨,她會和姜錦年一起出發前往深圳。

偌大的辦公室裡,擺放著一排翠綠欲滴的仙人掌。其中一株頭頂黃色花苞,嬌嫩鮮豔,像是快開花了。陶學義格外愛惜它,先給它澆了水,才問:“你有具體推薦的公司嗎?”

姜錦年道:“哪個版塊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