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四十萬大軍出幽州,神諸葛現世(11.5K,求月票~)(第1/12頁)
章節報錯
迴轉遼東沓氏城尋找諸葛亮的路上,李風一件件捋著這兩年天下的變化。
首先是趙雲在他離開山邊小村一個月後,兩手空空從潁川歸來。
營救徐母的計劃,不出意料的失敗了。
曹歆察覺趙雲尾隨在後,立即漫不經心的帶著趙雲在潁川兜起了圈子,等她趕到潁川徐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後。
徐母早在數天前就被人接走了。
和營救徐母計劃一起失敗的,還有“成人之美”任務。
趙雲一臉懊惱回到幽州,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很久很久。
再出來時,指天為誓:從今以後再也不相信女人,越好看的女人越不能相信!
其次是董卓之死。
董卓在初平三年192年)的最後一天,被呂布於未央宮前刺死。
這是呂布手刃的第二個義父。
或許是有經驗了,他下手角度非常精準,董卓全程痛感非常短暫,走的很安詳。
寒冬臘月的風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來回肆虐,彷彿在為這個行為前後矛盾、禍亂了大漢的胖子送行。
在董卓死後三天,各種版本的流言在坊間流傳開來。
傳頌最廣的是:殺死董卓的人其實不是呂布,而是王允。
畢竟董卓武力很高,身側還有很多護衛,又有毒士李儒在側為他出謀劃策,似呂布那種沒腦子的莽夫,怎麼可能算計到董卓?
這件事其實是司徒王允所為,特意推呂布出來頂缸。
這個傳言進一步發酵,許多細節被逐漸挖掘了出來,說董卓其實是貂蟬殺的,貂蟬是幷州人司徒王允的女兒。
至於王允為什麼要殺董卓,一是因為權力相爭,二是因為早年間王允曾與董卓發生過矛盾。
因為廢立皇帝之事,王允曾與董卓互噴過。
董卓指著王允的鼻子罵“沃日裡涼”,然後他後來真的做到了,不過是差了輩。
貂蟬其實不是王允的親生女兒,就是王家的一個丫頭,無意中被王允發現其姿色過人,柔韌性過人,能夠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於是靈機一動收為義女,以便將來派上大用場。
一日,董卓來到王家吃酒,無意間發現貂蟬頗有姿色,腰肢居然柔韌到可以對摺起來,頓時驚訝萬分,當場就要帶她回去解鎖一些東西,卻被王允以“天色已晚,待來日準備妥當,再送往相府”為由,給打發了。
董卓走後,王允連夜派人把呂布叫了過來,促膝長談。
兩人都是幷州人,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和話題,天然比較親近。貂蟬陪侍在一旁,恰到好處的展示了一下自己容貌和身段。
呂布眼睛都看直了,隔著王允,不斷伸長了脖頸,直勾勾盯著貂蟬勐瞅。
王允笑呵呵的退了出去,讓出地方給二人相處。
接下來的事情,
成為了坊間的趣談。
貂蟬第二天成了董卓的侍妾,呂布闇然神傷,同時恨極了董卓。
董卓渾然沒有察覺到呂布的敵意,遷都關中後,他夜夜笙歌,沉迷酒色,早已將昔日宰執天下的志向全然忘卻。
這讓李儒傷透了心。
李儒是一個既有才華,又心狠手辣的人。當初勸董卓上表朝廷,以便名正言順地進京勤王的人,是他;
勸董卓抓住時機,在溫園設宴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廢除少帝劉辯、立陳留王為漢獻帝的人,是他;
識破曹操行刺董卓不成,藉故說獻刀的人,是他;
阻止董卓在宴席上殺袁紹的人,是他;
建議董卓擢用名流,收買天下士子之心,向董卓舉薦蔡邕,以牽制遼東軍的人,是他;
勸董卓撤軍,遷都長安的人,是他;
在虎牢關設計埋伏追兵,大敗曹操孫堅鮑信的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