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兩次損兵折將後,眾諸侯伐董的態度忽然曖昧了起來。

聯軍內部暗流湧動。

這個時候,曹操挺身站了出來。

“諸位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實非人臣本份,既然諸位都不願去追,那我曹操去!”

說罷,便要帶著六大部將及三千士卒離開,卻見鮑信和孫堅也站了出來。

“孟德,我與你同去!”

“我孫堅豈能落於人後?同去,同去!”

三人相視一眼,結伴而出,率萬人徑直一路向西追來。

……

就在眾諸侯都以為駐紮在虎牢關的十萬精銳逃不過那驚天動地一擊,必死無疑的時候,董卓正命徐榮率五萬騎兵於偃洛古道上設伏。

他的五萬精銳騎兵並沒有死!

在率領三千騎兵前往劉備大營談判之前,他已經令五萬騎兵向西,撤出了衝擊波範圍,只留五萬步兵駐守在關上。

此役,他只折損了五萬步兵。

這五萬步兵並不是他的親信部隊,而是原來隸屬於朝廷的北軍八校兵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董卓樂得用這五萬非親信部隊去做誘餌,佈置出自己“損失慘重”的假象,以便對倖存下來的聯軍給予最後重重一擊。

為了使這個假象更逼真一些,董卓特意等聯軍士兵殺到虎牢關的時候,才假裝不敵,率殘軍倉惶敗退;而後,立即命徐榮率五萬精銳在偃洛古道上設下重重埋伏,又命賈詡從旁協助。

董卓自己則帶著沒有了神力的李儒及眾將,返回洛陽坐鎮。

現在,就看哪個傻子會追過來送死了。

兵不厭詐,他董卓可是一個有勇有謀,也有計劃的統帥!

回到洛陽後,董卓很快得知了聯軍目前還有二十萬兵馬的情況劉備16萬兵馬+其他諸侯3萬多兵馬),臉上頓時寫滿了失望。

本以為那驚天一擊,足以讓諸侯聯軍,尤其是劉備全軍覆沒,沒想到居然還能剩下十六萬兵馬這麼多。

可惡!

老夫的震天動地珠居然沒能讓劉備一蹶不振!

這樣算來,老夫損失了五萬步兵,才總共擊殺了“九十萬”聯軍,戰損就只有1比18了。

賺的沒有預想中多。

而且孫女也沒能救回來。

這樣想著,董卓的心情一下子就不那麼美麗了。

再一想劉備麾下還有十六萬兵馬,董卓就覺得洛陽城一點都不安全。

洛陽周圍八關極為分散,東西跨度超過了300裡,南北跨度超過了200裡,想要守住洛陽不失,就必須將十五萬兵馬分散在每一個關卡。即使眾諸侯目前合兵一處,並未分兵來攻,但周圍八關卻不得不派遣兵馬駐守。

倘若不派兵駐守八關,萬一眾諸侯突然分兵,那就危險了。

而且,在連續經歷了兩次全軍覆沒之後,眾諸侯一定會做出相應準備,行事小心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