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李風帶著眾女登上五島,用“溫和”的手段把所有土著集合在一起,宣示了主權。

從今以後,五島就歸大漢遼東郡的管轄了。

【遼東四郡人口+…】

【遼東四郡總人口:431萬…】

征服五島之後,李風將目光投向了三韓半島南端的三韓,也就是馬韓,辰韓,弁韓。

三韓既是地名,也是族群名。不過三種韓源頭不同:馬韓是土著;辰韓來自中原;弁韓則是多族混血,長得人高馬大。

三韓族共有人口四十多萬,境內24個國家雜居,其中有一半國家屬於辰韓族。三族地位並不相等,以辰韓也就是先秦移民)為宗主,弁辰與辰韓為附庸。

辰韓還有另一個名稱,叫“秦韓”,是400多年前關中秦人後裔。他們為了躲避暴秦的勞役來到韓地,佔據著三韓地區最大的一塊地盤,繁衍生息。

古人把逃入胡地後胡化的漢人,叫作秦胡,所以秦韓的含義也是類似,即逃入韓地的秦人。

三韓除了秦人之外,還有燕人和齊人。從秦到漢武帝統一朝鮮半島北部為止,歷史上記載至少有四批移民來到了三韓。

1、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天下大亂,燕、齊、趙的民眾成為難民,紛紛逃亡朝鮮半島;

2、燕國將領衛滿投奔箕子朝鮮,“聚黨千餘人”。後來奪取箕子朝鮮取而代之。

3、漢武帝滅衛氏朝鮮的時候,派左將軍荀彘率領燕、代計程車兵,樓船將軍楊僕率領齊計程車兵進入朝鮮。

4、漢武帝設立漢四郡之後,派遣大批官吏去管理當地事務。

由此可見,三韓半島上的主體人群來自燕、齊等地。他們是半島北部政權更迭的主角群體,無論是衛氏朝鮮的建立者,還是滅亡衛氏朝鮮的漢朝將士,都是燕齊之人。一批又一批尚武的燕齊之人到來,改變了半島上的文化風俗。提升了此地的生產力。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地區可以納入遼東掌控!

但要怎樣才能順利將三韓吞併呢?

溫泉裡,李風舒展身軀,陷入了沉思。

劉備是個仁義之主,而仁主從來不會興無名之師去攻打別國。之前遼東能夠吞併高句麗和扶余,都是因為對方先動的手,因而遼東郡師出有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蕩平了兩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這個方法很明顯在三韓是不適用的。三韓一共24個國家,每個國家平均兩萬人,這樣羸弱的實力,別說主動挑釁了,遼東郡打個噴嚏,它們都得抖上三抖

“夜姬,我有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需要你出馬,只有你出馬,才能搞定。”

“聽明白了嗎?”

“明,明白了。”夜姬點著腦袋,頓時一臉失望。

原來這個主人是讓她出賣色相,挑起三韓各國激烈內鬥,然後李風就帶著五萬水軍,以調停人的身份強勢介入,順勢將三韓納入掌控。

夜姬一臉幽怨的坐船走了。

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

這一天,李風正在泡溫泉,月讀匆匆的跑過來,說三韓24國中最大三個國家,突然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