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崔大人,請上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
“大哥,可還記得中山郡督郵崔廉?”
“唔…此貪婪小人而已,四弟為何有此一問?
拿到遼東太守之位後,已是隆冬十一月。北風瑟瑟,萬里苦寒,劉備恐大雪封路,帶著哥幾個快馬加鞭往遼東趕。
快要到黃河渡口時,忽聽李風有此一問,劉備降下馬速,沉吟起來。
崔廉他當然記得,當初辭官時還被此人刁難過。窺一斑而知其人,崔廉定是那種貪婪成性,阿諛奉承、魚肉百姓之輩。
這樣的人,按著劉備以前的性子,那是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
現在當了官,多少知道一些官場的門道,劉備也意識到崔廉這種貨色,其實就是太守養的一條狗,太守指哪他打哪。或許崔廉最初的品性沒有那沒壞,但在官場浸淫久了,職責所在,不得不變成惡官。
世道如此,無以獨善。
李風環顧眾人,見哥幾個耳朵都豎起來了,這才說道:“大哥,今前往遼東為官,麾下正缺人才,何不拐道中山地界,招攬崔廉一二?”
一聽這話,張飛的暴脾氣當場就炸了,嚷嚷道:“四弟,似崔廉那等小人,招來何用?若是讓俺老張在路上遇到他,定一矛刺殺!”
劉備和關羽也投來詢問的眼神,張飛說的正是他們想問的。趙雲和太史慈因為只是部將,平日裡恪守本分,所以眼觀鼻,鼻觀心,什麼都沒說。
“不不不,三哥此言差矣,哪怕一張擦包紙,都有它的用處,何況是一惡人!”
李風高深莫測的擺了擺手,“此去遼東,定有一些不太好處理的刺頭、豪強、世家大族。以大哥之賢名,無論如何處置這些人,都難免會落下口實,而崔廉之輩,正好以惡制惡,以毒攻毒……”
說白了,劉備此去遼東當太守,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當地那些豪強擁兵自重,資產上億;陽奉陰違,不服統管,作為太守,劉備無論用什麼法子把這些豪強大族吞併,都有以權謀私的嫌疑。
而崔廉這種人,恰恰是一條黑臉鯰魚,只要把他派出去噁心試探)一下那些豪強大族,他們必然會沉不住氣,或起兵相抗,或遁入邊地,或交出家產,服從管理。無論這些世家大族如何選擇,劉備都可以後發制人,從容應對,或隱藏於幕後,或借督郵之頭一用,以收民心。
一如昔日棄官不成被拿捏一事,中山太守也不和劉備見面,就是用派崔廉來噁心劉備,噁心到劉備沉不住氣,來個魚死網破。
如果當日沒有恰巧遇到財大氣粗的甄逸,面對崔廉的刁難,劉備只有兩個選擇。一,暴打督郵一頓,強行棄官而去,成為通緝犯;二,捏著鼻子忍了,留下當一個憋屈的提線木偶。
假如劉備當時怒打督郵,強行棄官而去,那麼他最恨的人必定是督郵;此事傳開以後,百姓最恨的人也是督郵,而幕後掌控者中山太守,則深藏功與名。
這也就是為什麼天下人都憎恨十常侍,恨不得食其肉,十常侍的地位卻穩如泰山的原因——因為他們是皇帝劉宏的狗腿子,許多明面上不好辦的事情,劉宏都交給了十常侍去做。
背黑鍋十常侍來,送死十常侍去,至於利益,全都是劉宏的。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
但如果不將其中的緣由掰開來仔細解釋一番,一般人也很難透過表面看到本質。
至少何進、袁紹之流,就沒看穿十常侍的本質,整天嚷嚷著要誅殺閹黨。誅殺十常侍。
本質上,他們哪裡是要誅殺十常侍?他們是要斬斷劉宏的手腳啊。
沒了十常侍,沒了外戚,皇帝也就成了沒有實權的吉祥物,任由人擺佈。
想通了這一茬,哥幾個倒吸一口涼氣,“嘶~~”
“四弟,你…好陰險!”張飛看李風的眼神變了,
“三哥好喜歡!”
“懲治督郵這事,俺愛幹!”
“大哥,招攬了他罷?!”
關羽也點了點頭,“大哥,四弟說的在理。”
“好,正好也要前往無極縣拜訪甄家主,那就取道中山,招攬崔廉,走!駕!”
五日後。
中山郡守官衙。
中山郡所有郡屬官員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