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州府。

院試結束後過去了幾日,就到了放榜的時候。

江淮果然榜上有名, 位列十五名。最讓眾人震驚的, 是顧桓的成績。

因他是武職,眾人皆知他武藝出眾, 文采略遜,卻沒想到, 他一下子中了榜首!

這是院試的正試,雖然還要透過明年的附試才算正式獲得秀才功名。但向來沒有正試獲得榜首,附試卻不過的,那不是說正試的考官有眼無珠?

因此, 顧桓這秀才的功名算是板上釘釘了!

一時間,全城一片嘩然, 道賀之人絡繹不絕。要知道十六歲的秀才,不說在韶州這樣偏遠瘴癘之地,就是在江南那樣文風鼎盛之地,也是極為難得的!

顧桓自己也是始料未及,拿著自己默出的考卷左看右看, 也看不出一朵花來。

因此在面對莫長史的恭賀時, 就苦笑道:“我實在沒想到能中案首, 長史大人也是看過我的文章的……”

卻聽莫長史搖頭笑道:“科舉之事,實力和運氣缺一不可。要說前幾名的文章有多大的差距, 也不盡然。我看你的文章, 榜上有名的必然的。能得案首,想來是投了考官的眼緣。”

此次院試的主考官是廣東道學政, 閱卷官是五百裡外較遠的書院的山長,其中就有白雲書院的山長。

顧桓想到自己在廣州時,也曾跟顧林和楊家兄弟拜訪過白雲書院的山長。不過只是請教了一翻,沒有深入交流。

這麼說來,難道這真的是自己的實力?

案首啊!早在離京的時候,他對父親開玩笑說“寧為雞頭,不做鳳尾”,來韶州說不定還能得個案首。如今果然讓他說中了吧!

這麼一想,顧桓也不由得高興了起來!

放榜之後,顧桓收到了好些同科學子的請帖。其中就有當地幾大家族的。

今科院試,蕭家子弟七人下場,過了四人,在城中也算是文風蔚然之家。收到蕭家的文會請帖時,顧桓笑了笑,回了帖子,表示一定按時赴約。

本朝讀書人是很喜歡各種集會的,不是詩會就是文會,一會兒賞花一會兒遊船,過去顧桓在金陵時,也是交遊廣闊的。只是來了韶州之後,因身上有職司,又沒有去書院讀書,因此很少參與這些。

如今既是蕭家兄弟相邀,顧桓當然要給蕭家這個臉面。

文會就在江邊的臨江樓舉辦,雖說不是韶州城最大最繁華的酒樓,但勝在清雅。坐在窗邊,只見窗外江面開闊,行船往來,好不繁忙。

陣陣江風徐徐吹來,連暑氣也吹散了些。

顧桓和江淮聯袂而來,只見臨江樓三樓的雅間已經來了許多學子。既是蕭家的帖子,城中學子少有不給面子的。

見到顧桓二人進來,做東的蕭家三公子蕭賢峰連忙迎了上來,笑著道:“顧大人、江大人撥冗而來,小子榮幸之至。”

顧桓和江淮連忙謙虛了幾句。

顧桓笑道:“大家都是同科,何必這樣客套,再叫‘大人’我可要生氣了!”

蕭賢峰見顧桓和江淮語氣隨和、謙遜,與那些高高在上的京中權貴子弟不同,心中也是微微鬆了口氣,將兩人引見給眾人。

眾人都在心中打量了一回兩人,對顧桓更是好奇。

最初聽說今科韶州府院試案首讓一個外鄉人奪走,眾人心中都不免有些鬱憤。尤其這個案首還是個侍衛,這簡直打了韶州府學子的臉啊!

因此,此次蕭家公子舉辦文會,聽聞顧桓也要來,學子們都不約而同地來了,就想看看顧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可是顧桓兩人一來,蕭公子就迎了上去,口稱“大人”,眾人這才醒過神來,不管怎麼說,顧桓兩人可是官啊!

而他們,至少還要中了舉人才有資格做官!

這麼一想,原來有心想刁難刁難顧桓的,也不禁有些偃旗息鼓。沒看到他們中身份最高的蕭公子都態度恭敬的嗎?

他們雖不至於要討好,卻也不必結仇,只管交個朋友就是了。

一時間,場面一片和諧,眾人都不由得奉承了顧桓幾句。

什麼“少年英才”、“文武雙全”甚至“文曲星降世”……一套套的誇獎不要錢的襲來,就連顧桓都有些招架不住,臉色不由得紅了紅。

定國公府百年積累,府中公子、姑娘都是好相貌,顧桓本來也是一個翩翩佳公子,如今面泛紅暈,更顯得面若桃花、俊美無雙。

就有人笑著問道:“顧公子這樣的人才,不知議了親沒有?”

顧桓抬頭望去,卻見是個身材精瘦、膚色有些黝黑的男子,想了想,記得這是韶州府乳源縣的學子盤飛龍。

這個人長相、學業不突出,身份卻有點特殊,他是乳源瑤族土司的兒子。

韶州府是個多民族共居的地方,其中北方大瑤山中,就是瑤族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