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完本(但不完全完本)感言(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年五月中旬,夏希羽回國時,帶回了為此後成立的研究所帶來重大影響的淺野明日香以及趙黎霞——夏希羽透過前者的介紹,在新建立的希羽組研究所內認識了慕名前來的天才數學家水野遙佳,並聘請對方擔任研究所的副所長,接著又透過後者的介紹得到了科研之外的其他幫助。
此後,在汪星悅的協同下,雖然經過了不少的意外,甚至還因此意外導致了我國第一例國企破產的事件發生,但研究所卻也因此成立了起來,研究所內部機構框架逐步完善。
研究所成立早期,夏希羽擔任所長,水野遙佳擔任副所長,符雨霄、童曉伊、淺野明日香分別領導一個科研組,沈涵曦擔任科研秘書。
1.3【研究所成立至今】
研究所成立後,它並沒有迎來如創立者們預期的“插起招軍旗,就有吃糧人”的、令人足以感到樂觀的奇怪局面。
在確定了研究所的初步發展路線後,希羽組接收了四位原先在吳港研究所工作的中青年科研人員,四人中的洪雪楓則在1982年發表了其進入研究所後首篇外文)論文。
此前,由於前文所述的水野遙佳經淺野明日介紹後經面試入職一事,讓研究所的科研重點實現了多中心化,即從夏希羽為主的非傳統學科論文轉向傳統與非傳統學科並存的情況。
在1981年末到1982年初,羅馬尼亞籍數學博士——史蒂夫副教授、美籍韓裔也可能是韓籍)天文學碩士——李佳悅為代表的一批入職時即為中級職稱和副高階職稱的科研人員,在經過慎重考慮後,被希羽組吸引或主動聯絡夏希羽請求入職。迄今為止,他們也都投稿了入職後的第一篇sci論文。
現有的一批已公開文獻顯示,最晚早在1982年的春節過後,夏希羽就開始構思了這一年在全國範圍內多所大專院校進行的1981學年校招,由於現有交通手段十分有限、校招人才要求很高以及計劃中的校招時間非常短暫等原因,在校招時間內留下了希羽組成員們的足跡的院校不過24所。
最終,經過希羽組研究所的初步篩選,最終確定了11名校招生,但經過進一步調查後退回了三位學生。最終有包括5位科研崗校招生在內的8名校招生加入希羽組。
雖然他們暫時簽訂的都是三年期的勞動合同,但從最新的一批校招培訓動態來看,他們有望長期留在希羽組,併成為希羽組研究所的新一批中堅力量。
即使是在如此緊張的工作條件下,夏希羽仍舊留出了時間投入到研究工作中。這一年的7月3日,他撥冗與擔任第二作者兼通訊作者的水野遙佳聯合發表了《aretrospectivevieoffuzzyntrosystes》一文。該論文回顧了模糊控制系統領域的大量研究,並指出了一大批有極大潛力的研究方向。筆者認為,後者與夏希羽透過發表綜述論文字身這一行為一起構成了它最終被一份sci一區期刊直接收錄的原因。這篇論文是夏希羽在1982年迄今為止唯一一篇已發表的正式論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2【展望】
基於現有情報資料的分析,希羽組將在維持現有商業合同與其他學術合作協議的基礎上,轉入“先研後教”的策略。夏希羽本人將在完成畢業論文之後,轉向模糊控制與模糊邏輯系統的研究,同時繼續領導整個研究所的改革工作。
接下來,從半年內的短期來說,夏希羽除了要去一趟英國的arup公司進行一次早在去年的萬聖節前就已經有約定,但因為各種原因至少被拖延到今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的訪問之外,還有很多研究之外的事要進行。
然而,由於夏希羽本人的作風與習慣暫不明確,因此筆者上述提到的一切是否如筆者預測的那樣發生還仍未可知。
此外,可以預見的是,第一階段的研究所化改革只是開始——在這段時間進行的改革有許多基於組織原因和技術原因而妥協的地方,但這樣的暫時妥協不可能維持下去,而夏希羽及其領導的希羽組研究所在未來將會真正地走向世界。
它和研究所裡其他跟著夏希羽一直走下去的人或許會在經歷無數挑戰與磨難,創造了更多人類未曾擁有的知識之後,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機構,實現“希羽組”創立之初的夢想。
關於對夏希羽本人的期望——筆者可以確信的是,即使夏希羽在得到它迄今為止本應得到的獎項和榮譽之後,也必然不會止步於現有的成就。或許他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費馬猜想時的巔峰狀態,但他仍舊會盡力爭取再創巔峰。唯一可以準確確定的是,他在未來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將依賴於他創立的希羽組研究所。
3【致謝與宣告】
本文從2022年的6月開始至今,已經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在此感謝近百位收藏者們的支援,也對本作的十餘位新書期投資者們表示歉意。雖然我不覺得也不希望)本作會就這樣簡單結束掉,但也希望讀者們儘可能地考慮作者作為普通人類的創作規律——出於更大規模的歷史文獻與學術文獻的閱讀、足夠數量和質量的存稿的需要,本作的後續將在本章釋出的數月後{暫定為今年下半年或2024年第一季度}以新書的方式釋出於起點中文網即本站)上{暫定},還請各位讀者們屆時積極關注支援。
經嚴密調查確認,本文作者與包括希羽組研究所所有人物、本作涉及的所有歷史人物學者、政治家等)本尊、本作虛構人物或人物原型均無經濟與學術等利益相關,且無生物與醫學上的足夠相關性。【3】
迄今為止,本文的創作僅有來自書友“dc”私下提供的10元贊助,無其他外部資金來源。
【參考文獻】
《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一書及其中涉及的近百篇論文、報告、歷史檔案、標準、回憶錄、口述史在內的各類文獻此處不做贅述),除此之外無需其他文獻資料
喜歡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請大家收藏:()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