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個發達的國家中的失業人數目前已達到三千二百萬,而且還將不斷增加。

美國創造了四十二年來所沒有過的兩位數的失業率的紀錄。一九八二年十月份失業者為一千一百六十萬人,失業率為百分之十點四。其中黑人的失業率為百分之二十點二,五人中就有一個人失業。

英國的失業人口為三百三十四萬人。失業率為百分之十三點二,七個工人中就有一個失業。

西德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份失業人數達二百零三萬八千名,比一九八一年同期增加了近五十萬,接近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九五○年二月失業人數的最高紀錄。

法國到一九八二年底,失業總人數達二百二十萬。四個工人中就有一個人失業,失業率為百分之九點一……

中南美、亞洲和非洲等地區失業人數估計有六千萬人。

——《資本主義國家失業問題嚴重》,《參考訊息》1983年1月3日第二版{真實歷史文獻,一字不動}】

聽過介紹後,關原立刻明白了情況:“也就是說,在你們這裡,他不僅僅是一個十年之內必然能達到院士級的研究員,還恰好成為了與中國科學院之間的緩解措施的目標之一?”

“是的,這並非我們的本意,但事實已經如此,我們只能在得到陸老師和張醫生的同意下順勢而為。”

“在我聽說你們的矛盾之前,我以為中國的所有科研機構都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或各大學與專科學院。”

沈涵曦認可了關原的這一說法,隨後從組織關係問題解釋起了矛盾爆發的原因:“實際上,因為希羽組研究所的前面有浦江交大的字首,且我們研究所因為在政策上得到了特殊支援,因此我們實際上是在喬辦、船舶工業部、教育部高教司、浦江交大四家共管……”

接著,兩人就著其他小問題聊了將近半小時後,房間裡只剩下卡羅爾·關原一人。

“時隔數年之後,又要再次去遠東工作了。上次距中國最近的地方還是在棉蘭老島【1】地區。不知道這次再踏上歐亞大陸的兩端【2】之後,還會不會回到這裡。不過,希羽組那邊可以有壽司,也可以有炸魚薯條,更有真正的中國菜,那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

……

1月2日至5日這四天期間,夏希羽抽空再次回訪arup公司,並親自帶隊前往倫敦的多家大學和科研機構參觀,期間還抽空去了一次貝克街221b。

1月6日上午,在距離馬克思逝世一百週年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也是夏希羽一行人在英國全部行程的最後一天,他們前往了倫敦海格特公墓瞻仰馬克思墓。期間,夏希羽帶頭敬獻花圈後,留下了一首詞。

“夏教授又寫詩了?”

巴拉德向沈涵曦輕聲問了一句,隨後立刻得到了後者的點頭確認。

“我現在有些明白夏教授為什麼能寫出《黎明之劍》了。”

巴拉德說出這句話後,與其他人一起默默地看著夏希羽寫詞。

此刻,天空恰逢小雨忽降,夏希羽在沈涵曦為其撐起的傘下確定了詞牌名和題目:“《西江月·馬克思墓前祭》”,並立刻寫出了第一句——“墓前春秋風雨”。

最終,經沈涵曦簡單整理後,讀出了這首詞的最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