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蘇爾特的亡魂(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們必須記住,電子計算機在生產真理的同時,卻以同樣驚人的速度產生著謬誤。而文盲和半文盲在參與到計算機的輸入端的時候,會加劇這一過程。
理論上來說,一隻猴子要想在一個有三十六個字母的、永不損壞和變髒的機械鍵盤上,完全隨機地用人類最快打字員的速度打字,並進而敲出一部莎士比亞的著作,至少要四萬億億億年【1】。
如果要想縮短這一過程,那麼在沒有造出強人工智慧之前,指望電腦或者說明書引導猴子去敲擊肯定是錯誤的方案。
——方謙在一次微機培訓課上對在場的聽眾們的講話選段),1982.12】
基於上述的兩次接待,夏希羽最終在這一天敲定了三件事:
1)科幻作家巴拉德將隨著希羽組一行人返滬回到前者在浦江的故居,在訪談結束後在浦江住一段時間;
2)來自蘇格蘭場的女警弗萊徹將獨自隨著希羽組一行人返滬後承擔部分原先由汪星悅負責的外部防衛工作,其家人暫時留在英國,待弗萊徹的工作狀況穩定之後,再考慮是否跟著前往中國定居;
3)秦若華收到了麗特家族匯到賬戶上的180萬美元無償捐贈除了將這筆資金命名為“麗特助學基金”以及限定了該助學基金的適用範圍為1660歲的希羽組研究所正式成員和擬入職人員之外,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並將開始在12月11日開始在研究所附近進行與房屋產權有關的談判工作。
對於成果3)包含的後者並非希羽組第一次操作此事,並且此時的談判背後有更充裕的資金支援,因此在這一輪的談判結束之後,額外給之前為研究所的建設提供補上了百分之五的額外差價——從五分之一的溢價提高到了四分之一。
前者則在包兆明圖書館之後,因為在國內有了先例而且就是在浦江交大本校),因而沒有在政策上碰到任何阻礙,只是提供了資金來源的證明等簡單的材料後就完成了有關工作,各方皆大歡喜。
隨後,在12月中旬,夏希羽完全沒有想到竟然在12、13、14三日連續遭到了三次不同形式的刺殺,且刺殺者都被確定為利比亞籍或利比亞裔。
於是,夏希羽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憤怒,直接命令瓦格納透過五人會議秘密宣佈並執行一條在很久之後才被公諸於世的特別決議——
希羽組研究所1982年第3號特別決議《對卡扎菲團伙實行自衛反擊的特別決議》2號是《高爐決議》):“允許在任何時候消滅卡扎菲與任何阻礙消滅卡扎菲的行動的活體有機生命,支援一切願意配合決議執行的人。不論其身份,直到卡扎菲本人及其核心黨羽因任何原因死亡為止。以上行動的責任由希羽組研究所與五人會議全體承擔。”
夏希羽對這一切並不意外:卡扎菲的“為人”是不存在的,因為卡扎菲不是人,只是“非洲的野豬上校【2】”而已。除此之外,他只是默默地又換了一個住處後,從麗特家族搞到一把給湯霄代用的運動獵槍後,維持深居簡出,並要求所有人提高警惕。
至於上一條特別決議,那還是為了陸家義這位數學家。
只是,夏希羽在兩日之後就收到了來自劉曉涵的訊息。
通訊中,劉曉涵向夏希羽徵求意見:“我寫了一篇與卡扎菲有關的文章,希羽你覺得用什麼標題比較合適?”
“‘卡扎菲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就用這個標題,我那邊在卡扎菲死前也有人寫了這篇文章,現在,歷史給了你機會,我會在得到你的視野共享之後,幫你儘可能地完善它。”
劉曉涵聽到這裡,心中大為振奮,並在對夏希羽表示感謝後,主動共享了自己一側的視野。
於是,12月18日,劉曉涵撰寫的“《卡扎菲不是中國人民的朋友——起底卡扎菲與所謂的‘卡扎菲主義’》【3】”一文在沒有任何修改的情況下,正式發表於《中國日報》的頭版,並且在之後的三天裡被多家國內報刊轉載,甚至還借用外交方式,爭取到了《太陽報》等外國報刊的全文轉載——雖然夏希羽預測這些外媒有拱火的成分在其中。
繼“只接受一個月的培訓後,立刻被選中參與撒切爾訪華和卡扎菲訪華的中方翻譯工作並完美完成任務”之後,劉曉涵又因為出乎意料的文筆和對時事的判斷能力,再次得到了過家鼎以及外交部翻譯室的高度關注。
然而,比這件事更讓夏希羽感到意外的是,在當地時間12月24日深夜十一點,夏希羽忽然收到了一條來自修改器的訊息。
“您有一項隱藏成就被揭露並完成……”
夏希羽按照修改器的提示開啟訊息介面後,立刻看到了一段讓他詫異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