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夏希羽答應去布萊克浦一譯“黑潭”“黑澤”)不是因為害怕回國,而是夏希羽要在一段不短的假期之後,避人耳目地去中央)蘭開夏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centra ancasan)去做演講。

對中國人來說,這所大學並不知名,在世界範圍內,它也不可能與劍橋、倫敦政經這些英國的老牌世界強校相提並論。但實際上,按照一般的判斷,它在1982年第四季度的世界裡,綜合排名在中國已經不低於金陵大學和復旦大學這種級別的學校,對於浦江交大的留學生來說就更是遠望而不可及。

於是,夏希羽在做演講期間為希羽組和浦江交大搞全額獎學金留學名額成了理所應當的事。

至於為什麼要避人耳目……夏希羽認為這所學校與他之前訪問的學校相比明顯弱了一截,但他也認為蚊子再小也是肉,所以在被其他五所英國名牌大學拒絕之後,最終決定在中蘭開夏大學試試運氣。

——湯霄,1982.11】

夏希羽把這份電報稿扔到桌上時即興說出的這段話,被在場的所有人以及修改器完整地記了下來,並在不久之後從英國的《太陽報》開始,被各大媒體和期刊以“白飯與學術rice and acadey)”為題全文轉載。

然而,除此之外,在關肇直的葬禮結束的一週後,多數相關領域的中國科學家以及世界範圍內的不少有關領域的科研人員,都把他們的目光看向了十月以來已經保持沉默近兩個月的希羽組研究所,就好像希羽組研究所在某段時間裡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樣——

知道這一切的夏希羽卻完全沒有理會的意思,而是繼續在有金主資助的情況下,帶隊在布萊克浦度假。

至於希羽組的其他科研人員對關肇直去世的態度,倒也很簡單。

時任經濟決策中心負責人、美籍韓裔的黃晗的態度算是比較中立的,總體上可以表明希羽組整體的態度——

“希羽組研究所被壓抑得有多久了?沒有這些人在,科學照樣前進,地球照樣轉動,三餐照樣吃啊!我們研究所的同事成為高階科研人員後還不好說,但目前就可以確定的事實是,那些即將或者以及成為學部委員的人,肯定有那麼一小撮看上去生活節儉,背地裡還不是胡作非為、隨心所欲的!不然,我們這邊怎麼會感受到無法忽視的巨大壓力?”

……

11月16日,夏希羽受到英國中蘭開夏大學邀請,在簡單談判後,同意攜其它通行人員應邀前去訪問五天。

期間,夏希羽還以校門口的一次交通事故為契機,對中蘭開夏大學附近的道路狀況提供了最佳化方案。同時,夏希羽根據自己的見聞對提及了一件事:中方將會特別強調“人命關天”的立法原則在英國並不適用,英方則需要切實地解決校內外的安全隱患。

夏希羽並不知道的是,從近兩年開始,中蘭開夏大學就已有意與中國一線城市的大學開展密切交流合作。

在得到賀曉音的同意後,獲得她本人電話授權的夏希羽代她簽訂了全額獎學金留學協議。

至於賀曉音能立刻同意的原因,除了中蘭開夏大學本身的含金量之外,還有在夏希羽這次前往香江前一晚發生的事。

……

當地時間1982年9月27日傍晚十點一刻,賀曉音被沈涵曦告知夏希羽有一起突發事件要徵詢她的意見。

於是,沈涵曦帶著賀曉音來到了夏希羽的住處。

考慮到賀曉音與許多校內的同學保持密切關聯,因而在反覆確認了只要10個獨立科研點數就能採取行動之後,夏希羽在徵得賀曉音同意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對她“生活秘書化”。

熟悉的暈倒與甦醒之後,夏希羽看著賀曉音用她前所未有的眼神看向自己,心中有些困惑。

在沈涵曦離開房間後,賀曉音忽然轉過身去,對夏希羽說道:“希羽,你應該清楚,在我今晚來這裡之前,我準備等我多發幾篇論文之後,再向你提出離職。但在我完全沒有任何額外阻力的現在,我更想離開研究所了。”

“據我所知,你是要去當記者?”

賀曉音點頭,如實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嗯,雖然我從你的記憶中得知了這個職業四十年後的未來,但我仍舊希望做記者。”

“好吧,不過,我不希望你就這樣離開研究所,畢竟,以國內目前的狀況,不太可能讓一個高等數學系畢業的學生去當記者。明天我就要啟程去從香江和星港中轉後去英國……中蘭開夏大學的王牌專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