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發言人就決定是你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我在這天下午抱著加入第四研究室的想法與我的好兄弟于思遠一起走進夏希羽家時,我不曾想到我和于思遠在夏希羽這裡的待遇雖然算不上是天差地別,卻也是南轅北轍。
想去第四研究室的我被選定為希羽組研究所的第一位發言人,而他雖然也沒有和我一樣如願進入“研究一切”的第四研究室,轉而參與到淺野明日香教授所在的第三研究室。
——汪霖,1984.1.7】
1984年1月7日下午三點一刻,正摟著卡羅爾·關原睡午覺的夏希羽收到了一個訊息——兩個在1月2日從帝都坐火車前來浦江的青年男子出現在夏希羽家門口。
根據江舟的報告,他們都聲稱自己是來自中科院的助理研究員,都是1982年碩士畢業的研究生,都已經在中科院辦理停薪留職,都準備在希羽組研究所的第四研究室工作。
同時,他們還表示:如果他們能入職,他們願意放棄自己的幹部身份,留在浦江工作。
如果有上個月私下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應對希羽組帶來的危機的中老年科學家,那麼他們一定都記得這兩位分別是他們口中的“小汪”和“小於”。
在分別記下“汪霖”和“于思遠”這兩個名字後,得到夏希羽許可的江舟帶著這兩個都只比自己大三歲的男青年前往三樓。
路過大廳的汪霖看著沈涵曦帶著黎筱雨、劉曉涵、劉曉茉圍坐在一張大桌子上翻譯資料,心中頓感振奮。
“那位個子跟我差不多高的大姐是沈涵曦嗎?”
江舟點頭:“不過,她現在雖然偶爾去方尖碑中心,但主要是在這裡工作。你們二位最大的可能都不是科研崗,而是當科研秘書。科研秘書都歸灰風,也就是馮琪諾大姐管。”
汪霖雖然有些失落,但他只是默默點頭,隨後轉身跟著進了夏希羽的房間,跟在他身後的于思遠則滿不在乎地跟了進去。
雖然很清楚夏希羽與自己一般大,但由於汪霖和于思遠兩人對夏希羽的第一印象是“希羽組研究所的創始人”以及“證明了費馬最後猜想天才數學家”,因此他們在看到夏希羽本人時,仍舊難以相信就是這麼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年輕的人不僅因為其成果導致了一場風暴,還遭到了數十次的刺殺,甚至與整個中科院翻臉。
沒過一會,當他們倆把目光轉向坐在夏希羽身旁討論問題的卡羅爾·關原時,首先吸引住他們的並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從戰火中磨礪出的氣質。
接著,他們才發現這位穿著白衣的女人好像是中國人。
“既然你們是來找我的,那我就不做自我介紹了。我身邊的這位是卡羅爾·關原,一位小有成就的女醫生,英籍日裔,曾經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當過十年以上的戰地醫生。她剛剛給我完成例行的身體檢查,聽江舟說你們倆要來找我之後,也準備跟我一起見見你們。”
夏希羽介紹完後,轉頭看向已經把目光轉向自己的兩名男青年,開始思考起來。
兩名來客明顯感到有些不安,一時間猜不到他在想什麼。
過了好一會後,夏希羽給他們出了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
“假定需要把大量以100張一組正常捆紮的10元紙幣‘大團結’自下而上地平放進一節yz22的車廂中。已知一節車體長23.6、車寬3.105,一張全新的‘大團結’紙幣長157、寬72。平放時的堆放上限為200組。那麼一節車廂大概可以平放多少錢的‘大團結’呢?”
夏希羽見汪霖和于思遠都沒有說話,隨即接著自問自答:“大約十二億九千萬元,如果可以在夾縫之中豎著放置一部分錢,可以到十三億以上。簡單來說,差不多可以放十到十五億元。答案在這個區間裡我都算對。”
咳嗽了一聲後,他繼續說道:“那麼,下一個問題,你們記得我國1982年的全年社會總產值是多少元?”
回想起自己看過的報紙的汪霖這時立刻回答:“我去年在新聞裡看過,九千五百億以上,快要一萬億了。”
夏希羽滿意地點點頭:“很好,實際數字是九千八百九十四億。汪霖,你再算一下,每天的社會總產值是多少錢?簡單算一下就可以。”
“九千八百六十四除以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七億出頭,不到二十八億。即使按照官方牌照計算,不到十億美元。實際能對應五億美元就不錯。”
于思遠很快反應過來:“也就是說,全國一天的總產出變成大團結,需要兩到三節車皮去裝?”
汪霖愣了一下,隨後點頭:“對,是這樣。”
這時,夏希羽忽然說道:“看來你們都把握到我想說的東西了。但是,每天供應全國約十億人【1】的米、面、油、鹽要的可不是三節車皮,而是三輛以上的滿載火車。而且,在1984年的現在,人們要的可不只是這些——這只是大多數人達到溫飽標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