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過後,夏希羽把薛若琳和慕敏敏都帶進了自己的房間。

“若琳同志,灰風說你對指導意見有些建議,能具體說說嗎?”

薛若琳拿著下午剛影印好的指導建議對夏希羽詢問道:“我想了解一下,您這是直接指導貸款的分發?”

夏希羽先搖頭後點頭:“一方面,在排除掉我們不便參與的一部分之後,國內值得我們研究所重點關注的專案有大概兩千個左右。另一方面,我們目前為止收到的正常填寫的申請也有九十多個,落在之前那兩千個裡面的只有四十多個。大多數單位還是心存疑慮的。”

“因此,我至少會在這次給出一些經過與聯席會議成員們商議過後,我個人覺得很有潛力的專案作為樣板貸款項。”

“問題在於,很多專案的推進因為工藝原因等因素,實際上未必能有多快。我們暫時希望我們的貸款能儘快得到足額的回報——我們當然對能收回貸款有所要求,但我們更希望能把這筆金額作為對未來的投資。”

“實際上,我們願意為第二種情況追加投資,甚至是帶上微羽集團一起。如果我們能在扶持成立一家‘瞪羚企業’,甚至是‘獨角獸企業’的分紅,那麼一旦這些企業經過成長期後,中長期的收益將會是豐厚的。”

薛若琳對夏希羽說出的新名詞難以感到意外,但她還是忍不住詢問道:“‘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那是什麼?”

見薛若琳有興趣,夏希羽開始介紹起自己遷移到這個世界的定義:“‘瞪羚企業’就是高成長型企業,它們具有與‘瞪羚’共同的特徵——個頭不大、跑得快、跳得高,這些企業不僅年增長速度能輕易比常規企業還要高一倍、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國內目前還沒有,但國外已經有類似的企業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企業有能力在創業後以很低的生存率活下來,並且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目前我們劃定的產業有不少,但國內從事這些行業的並不多,我就不對你多介紹了,你可以去找正在制定相關標準的經濟決策中心。”

“至於獨角獸企業……‘獨角獸’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常見於外國的神話,我國的《山海經》也記載有一種類似的——?疏huan1shu1)。但我覺得現階段還是叫獨角獸更合適,這也是方便國際理解。”

“對於獨角獸企業,我和經濟決策中心的同志們劃定的、適用於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下的標準是:創立不到十年,估值超過1億美元的境外公司或者我國境內超過5億元估值的公司。”

“我預計,微羽集團將會在1986年或者1987年達到獨角獸企業的標準。”

薛若琳更疑惑了:“我大致聽懂了,但為什麼要這樣劃定標準?”

“‘獨角獸企業’一旦成型,就有很大的機率在成為行業巨頭,使一個行業的經濟以及發展潛力大大增強,往往會引領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

“而作為‘獨角獸企業’預備的‘瞪羚企業’則會成為在引領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做出重要的帶頭作用。研究所下次組織去國外的時候,你去國外見識一下就知道了,不然既無法推進‘算賬運動’,也沒法給你壓擔子。”

如果說前幾句只是讓薛若琳一知半解,那麼最後兩句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於是,她整個人都開始振奮起來。

喜歡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請大家收藏:()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