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是,或許也有這條船的問題。”

“看來,之前的事讓他很不舒服。”

沈涵曦兩手一攤,對周昕解釋道:“‘文鬥’是急不來的,也不是一瞬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他準備要走的路,和十幾年前的中國經歷過的一切相比,至少是同樣艱難的。”

“不過相關的大人物們只要能想著動起來,他的目標就有希望。目前我們還是需要積攢生產力——這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在中國,目前有不少問題都是需要發展才能解決的。按照希羽的推測,至少等到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正常發展時,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這兩條腿都健康發育的情況下,科研體系才可能有巨大的變化。”

“在此之前,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給現在的體系撬開一個改良的口子,儘量保證現代社會最基本的人道主義。

“至於這種變化是否會在歷史層面消滅科研人員本身,以及如果消滅的話會消滅多少比例),希羽是不在乎的。”

周昕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他比我更清楚消滅一個職業可沒有那麼容易。蒸汽機車的添煤工人們,或許會在半個世紀後的中國,只剩下兩位數。但科研人員可沒有那麼容易被取代,至少數學不會。我記得中國有句古話,叫‘百萬槽工衣食所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的,有這麼一句話……”

就這樣,沈、週二女開始了閒聊。

……

3月22日下午三點左右,受到沈涵曦與周昕保護的夏希羽正在頂層甲板看海,突然聽見了望臺上的一位女服務員叫道:“各位,港口快到了!”

頂層甲板上的乘客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是,除了茫茫大海以外,什麼都沒看到。

眾人倒也不覺得奇怪,畢竟瞭望臺是全船最高的地方,瞭望的船員最先看到陸地也很正常。

然而,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位女服務員就是周昕。

她將在一小時後結束這次航程,也是她前半生的最後一個小時。

雖然這一切都是她本人的初始設定,但為了不出意外,她還是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此時,望著不遠處的東京港,站在瞭望臺上的周昕不由得感嘆道:“嘖,好久沒踏上陸地了。我上次登陸已經是很久前的事情了。”

果然,船繼續航行了大半個小時後,頂層甲板的乘客終於看到了遠方微微露出海平面的燈塔尖。

漸漸地,港口裡的塔吊和其他港口設施顯露了出來,再往後,陸地的輪廓也清晰起來。

這時,一層甲板上開始響起歡呼聲——他們也看到陸地了。

隨著這艘船越來越接近港口,歡呼聲也越來越大,最終匯成了一片。

在航行了近三天後,德國籍郵輪“歌利亞號”終於抵達了自己的目的地——東京港。

喜歡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請大家收藏:()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