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從林曉燁那裡聽說在1982年的中國出現了一份需要多種鋁合金才能完成的特種工程裝置的圖紙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鋁改鋼”。

在後續的交談中,我的猜想得到證實,但我對此並不感興趣:這些嚴重超出了上輩子的所學所知以及這輩子的主攻方向。雖然諮詢費不會低,但我已經不需要為了這種事去冒著巨大的風險和時間上的浪費摻和到其中去了——更專業的人顯然更合適,不論是否是外籍專家。

——夏希羽,1982.6】

午飯吃完後,夏希羽接到一個來自德濟大學的電話——對方表示希望夏希羽能再次參與工程檔案的翻譯。

然而,他們得到了來自於夏希羽本人親口說出的、意料之外的答覆:“上次去你們那邊的時候,純純是運氣好:那些東西至少在我學過的範圍之內,而且還是日語,所以我才斗膽說自己能勉強完成翻譯工作,也因此我拿翻譯費才拿得心安,而不擔心這次費用包含著什麼人情世故。可是,唐工您剛剛說的並不在我熟悉的領域之內。我不是那張圖紙相關專業的翻譯……

“特種工程裝置已經嚴重超出我的範圍了,我去是對你們的不負責任……對對對,你們再怎麼趕也必須要找到一個合格的的專業翻譯,不是到外國語大學找一個劉曉涵那樣的法語專業的學生就可以解決的。

“各國的工藝標準差別和主流造船思路、工藝等方面都不一樣,這些你肯定們比我清楚。我暫且不說保密等非核心問題,就技術上來說,我也覺得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用非本專業的翻譯解決技術檔案的翻譯問題,尤其是這種我們國內完全沒有過的特種裝置的技術檔案。不過,我不能去不代表我沒有辦法,等我半小時,我需要找研究所內的有關專家給你們答覆。”

於是,夏希羽在與林曉燁、淺野明日香進行了將近十分鐘的商討之後,立刻決定讓汪星悅帶著林曉燁與淺野明日香一起去德濟大學一趟。

“工程、法語、技術標準,對這三點都瞭解的只有她和淺野明日香符合條件。只有這麼辦了。”

夏希羽期盼著這次能有一個積極的結果。

“馮小姐在車上嗎?”

正當林曉燁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和坐在後座的趙黎霞都發現馮琪諾的身影出現在了她們中間。

“我在。我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資訊處理能力,沒有主次之分,只有含奈米機械量的多少之分。”

聽完馮琪諾的簡要解釋後,眾人鬆了一口氣,隨後,趙黎霞追問道:“所以,這次去的時候除了星悅小姐之外,還有您的保護?”

“當然。所長跟我說過,等最近的這個聯合辦學談判的任務。完成。你們應該好意。可以正式成為星悅這樣的存在。”

“我們……‘魔王之眼’、‘生活秘書’?”

馮琪諾並不介意她們說出這兩個詞:“對。但是唯一的前提是,你們對他的信任和好感不能動搖,否則就會失去成立的條件。而且,一旦掛上了‘魔王之眼’的補正,你們在任何時候對他的信任度都不會低於百分之百,這可能會讓你們覺得很不舒服。我並不是有機生命體,所以這個補正對我的約束實際上也就一百年左右,而且我可以隨時解除。只是因為劉初夏的來歷特殊,行為習慣也很有意思,所以才能被修改器那個小傢伙說服之後留在這個宇宙裡。如果你們真的願意的話,請下定決心,然後接受由此帶來的一切。”

聽到這裡,車上的乘客們都選擇了沉默——

她們早就知道自己的選擇了。

……

當晚,正如夏希羽預料的那樣,汪星悅載著有馮琪諾保護的三位女青年在當晚八點半才坐車回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