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希羽式學術考察的開始(第2/2頁)
章節報錯
“……”
在確認完三個箱子和考核要求清單後,蘇步青最終同意代為聯絡國內專家以及自己熟悉的部分外籍專家。
確認這一點後,沈涵曦又走遍了校內的省級和國家級實驗室,以各種方式記錄下了部分重點實驗室的資金、人員、場地、裝置等情況,數小時後,直至當天的日落時在學校裡吃了晚飯,這才離開了震旦大學。
返程的車上,沈涵曦和臨時擔任司機的司璇討論起了今天下午見到的一切,司璇率先發表意見:“我沒想到這就是魔都最強的綜合型大學的科研環境和福利待遇。後者只有對少數幾位老專家來說是存在的,很多家裡人比較多的研究人員,或者三代同堂的家庭只能住在小房子裡蝸居,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其中的一小部分會把這種居住環境保持到四五十年後……這才是最悲慘的。”
“還好,至少比蘇聯解體後的一小部分科研人員不得不上街要飯強不少。”沈)
司璇若有所思地問道:“啊……也對,不過這種事是真的嗎?我對未來希羽腦子裡的之後四五十年的世界歷史只有大致印象。”
沈涵曦給出了堅定地答覆:“是真的,一位不列顛籍的左翼經濟學教授【1】去解體後的大毛記錄了兩個重要的細節——街上的香菸按根賣,以及……百貨商店幾乎總是沒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後一句話,司璇有些感嘆:“這……還好這不是出現在咱們華夏。”
……
兩人在車裡就這樣聊著今天發生的一切,直到兩人開著汪星悅的車回到家裡。
至於司璇為什麼可以開車?
夏希羽和沈涵曦在原來的世界都學過駕駛,汪星悅雖然來自於文工團,但也學過駕駛。因此共享記憶之後所有被共享的人學習速度遠快於其他人是很合理的事。而駕照問題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希羽組的所有人中只有汪星悅有車和駕照。
在80年代及更早的一段時間裡開過車的都知道【2】——
在司璇所在的1981年,機動車仍舊屬於公車,私人是不準擁有私家汽車的。這導致如果想要學車,只能在學習者所在的單位跟著會開車的其他人學,即使順利學完也大概需要23年時間。
由於各單位的學車名額都是有分配限制的,因此貨車司機在當時也是十分體面的工作,並且工資相對於同單位的人而言一般不處於低位。更不用說汽柴油的資源都十分缺乏,許多駕駛員未必有太多可用的汽柴油用於練習。
綜上,司璇攜帶汪星悅的駕照成為了必然。
更現實的問題是:在夏希羽能足量提供高標準汽油合作科研點數購買)的情況下,只要駕駛不出問題,在1981年的眼下就不太可能是問題,更不用說司璇和沈涵曦兩人此時還是星港華人。
……
當晚,夏希羽例行看報,看了十幾分鍾後,終於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訊息,隨即在大廳裡毫不猶豫地讀了出來。
喜歡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請大家收藏:()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