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想到過,1980年的夏希羽可以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沉默寡言的無名學生,成為因蜚聲海外而備受困擾的大數學家。至於在國內?學術狂熱為他的前兩批擴編提供了巨大的方便,我有幸成為第二批擴編中的唯一一位女性,並以此經歷成為了我回到家鄉後的數年的高中教學經歷中、與其他同齡同志們相比提升最快、在所在省份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人民教師。

那僅僅是因為我在那裡工作期間的幾年時間裡的一些特殊經歷而已,但卻實實在在地、深刻地改變了我的後半生。

——李超婷】

一小時後,夏希羽完成了投稿。

次日下午,期刊方面確認收到了夏希羽的投稿,並以最快的速度開始進行初審。

10月上旬,童曉伊和符雨霄各自完成了原定要在半年時間裡完成的研究。

同一時間,夏希羽和沈涵曦兩人在休息之餘,一同進行著《黎明之劍》第二部的撰寫工作。

而夏希羽則趁著國慶假期的期間休息了一段時間後,繼續完成之前對cd問題現階段的最後研究。

由於夏希羽的最樂觀估計是四個月,因此他反而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放鬆。

11月9日,夏希羽決定在11月下旬在自家公寓外的空地上舉行遲遲未辦的“希羽組研究室”的剪彩儀式,具體日期待定。

11月11日,夏希羽收到了訊息:在包括了伯納德·羅伊在內的數位運籌學有關專家的一致推薦下,經過十一位來自於八個國家的審稿者的嚴格審查後,收到了十個接收和一個拼寫錯誤方面的小改要求的夏希羽只是被詢問了是否願意分到三卷期刊中分別發表時,表示希望儘可能地在同一期中出現,並且需要20本以上的預印本後,就在次日下午收到了錯別字已由期刊方面按照夏希羽的要求代為糾正,以及“aept”的兩條回覆。

然而,在此之後,夏希羽除了透過符雨霄和童曉伊向自己熟識的幾位學者發出在明年二月份的“希羽組研究室”所在地進行一次國際學術會議後,就完全不再過問外面的事。

沈涵曦因此不得不幫他完成各種收尾工作——包括但不僅限於代夏希羽上課、收發對外郵件等工作。

在這段時間裡,劉曉涵和汪星悅兩人也都停止了與夏希羽的一切聯絡,直到十月中旬才恢復。

因此,《黎明之劍》法語版的有關一切事務都被沈涵曦一個人完全代管。

此時,最為震驚的是魔都交大數學系的全體師生。

他們見證了兩件近乎見鬼的事——

我曾經在極度憤怒的狀態下獨立完成了費馬大定理的證明.jpeg

以及……原來華夏本土也可以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大數學家。

當數學系的眾人收到來自新華通訊海外分部發自米國的訊息時,所有人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喜悅和高興,而是沉默。

許久的沉默。

之前對夏希羽大肆批評的王副教授在確認了真實性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重複了一句話:“他真的做到了……再等兩年他畢業……我該怎麼辦?”

數學系主任顧慕飛擺了擺手,把自己從圖書館借來的期刊上有關夏希羽的研究成果的原文翻給其他人看了看,隨後說道:“都不用等兩年了,國外的讚譽已經把他和蘇步青老先生並列了,甚至有些激進的學術期刊的報道還把他放在蘇步青前面——因為蘇步青是去落櫻帝國留過學的,出成果也是在畢業後,而夏希羽是徹徹底底的、華夏本土培養的學生,而且是在大二學年就做到了這一點,更不要說他現在才剛剛19週歲。就我所知,華夏數學界,以至世界數學史上還沒有出過這樣的人物。他從今年二月開始到現在,加上這次兩百多頁的手稿,現在他發表的論文和專著加在一起已經快要六百多頁了。”

史仲老師立刻補充道:“也就是瑞士數學家尤拉的四分之三,也差不多是保羅·埃爾德什教授年發問頁數的五分之四……而現在,二月下旬到現在也差不多是九個月,恰好是一年的四分之三左右。”

“嘶——”

除了顧主任和和史仲老師之外的其他人都感到極度的恐慌。

這時,有一位副教授問道:“他是下一個尤拉?!”

顧主任搖了搖頭:“他比尤拉更可怕。尤拉的主要成就都在碩士畢業後。而夏希羽……只是因為歷史和教育水平的原因,他才會現在才讀到大二,不然,他恐怕十五六歲就可以入學了。恐怕他可以和保羅·埃爾德什掰掰手腕。如果他能活得比拉馬努金更長的話,恐怕……”

說到這裡,顧主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見眾人沒有插話,顧主任把自己之前還在看的期刊一把拍在桌子上,宣佈了一條要求:“我們數學系的話一切為夏希羽開道,只要他不違法亂紀,並且在我們數學系的能力範圍內,我盡力為他幫助,你們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