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次遠航的目標是雖然是木衛三。你們也考慮到了木星的引力會造成的影響。”

“但是太陽是我們在系內航行中永遠都不能忽視的問題。尤其是遠航,太陽的引力會在我們遠航的路上拉進來什麼東西都是未知數。”

“這次的星際遠航由於距離太陽比較遠。我們當時確實沒有考慮到太陽的引力作用。”

“改一下吧,改完之後再進行一次模擬,這樣得出的資料會更準確一些,我也幫忙。”

高天說完沒等他們拒絕就開始工作了起來。其實無論是以前的火箭發射還是現在的飛船升空,進行之前都是要進行一次模擬的。

只是以前的航天活動都是在近地軌道進行,所以太陽的引力作用比較微弱。但是這次的星際遠航不同。

在這種星際遠航探索活動中,太陽的引力就是最大的變數。

隨著高天的加入,這次模擬工作的效率也開始成指數級上升。高天的大腦對於這種完全依靠現有資料進行推演的工作只能說是無解的存在。

所有參加工作的研究員也總算是知道了高天為什麼這麼年輕就能夠成為教授。完全是因為人家有這個能力。

將太陽的引力資料輸入超算之後,第二次模擬很快就重新開始了。

高天和張教授一起站在計算機前等待著超算的運算結果。不過這時的高天已經在腦海中完成了模擬。

他其實對於這次的星際遠航是不太贊同的。畢竟以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能夠進行安全的星際遠航的一天也不是太遙遠。

但是現在這個計劃既然已經確定了,那麼高天能做的就是將這次遠航的危險找出來並進行排除。

當然了,這種事情從來沒有說百分百安全的,這些進行星際遠航的宇航員完全就是將自己的命交給了他們這些科學家。

時間過去了四個小時,這次的模擬結果也即將出爐。雖然高天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現在還是和實驗室的其他人一樣看著計算機。

“高教授,結果出來了。”

“嗯,我看看。”

“高教授,加入太陽引力之後得出的結果確實不一樣,成功率比以前的結果低了六個百分點。”

“正常,每加入一個變數,成功率就會往下降一降。現在這個成功率已經比我預料的好了很多。”

“高教授一開始估算的成功率是多少?”

“不到百分之六十。”

“跟現在的模擬結果差了十三個百分點。應該不會有這麼大的出入吧?”

“應該是我沒有把第二艘飛船的改進部分加到裡面,畢竟我今天也是剛到,還不清楚飛船又做了哪些改進。”

“正常,高教授待會可以看一下這次的飛船改進方案。他們這次對飛船的改造還是挺多的。”

閒聊了一會之後,高天就告辭離開了。畢竟這種專案只有現在的百分之七十多不到八十的成功率,肯定是不能開啟的。….不過高天其實也有點尷尬。畢竟他一來就把人家幾個月甚至半年的心血給否定了,這擱到誰的身上也會難受。

不過做科研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擊倒,高天一離開之後張教授就開始帶隊繼續完善遠航方案。

出了實驗室之後,高天又找到了陸院士,然後從他的電腦中調出了改進後的飛船設計圖看了起來。

這次的飛船改動都是為了星際遠航服務的。而在星際遠航中會出現很多的危險,所以這次的改進大多都集中在了生存系統和武器系統的最佳化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