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高天將整部車拆解完成之後。就開始讓人工智慧進行掃描,形成3d立體構造圖。這樣也方便了他進行後續的改裝。

坐在椅子上,高天看著面前的構造圖不停的思考著改裝方案。這次的改裝他準備採用磁懸浮技術。畢竟反重力技術還稍稍有些遙遠,現在只能用磁懸浮技術來湊合一下了。

當然了,高天設想的磁懸浮和現有的磁懸浮技術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現有的磁懸浮技術只能在特製的軌道上執行。

但是在高天的想法中,新一代的磁懸浮技術應該是利用地球的磁場來實現執行。當然,這個設想想要實現也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但是再怎麼樣也比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小型化簡單一點。

隨著高天的手指不停的在全息投影上面滑動,整輛車的結構壓在不斷地改變。不過一會整輛車除了外形之外和原來就沒有相似的地方了。

這時的高天也暫時停止了修改。後續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經過實驗才能夠繼續下去。現在他只是將能夠在近期進行改裝的地方做了修改。

關閉投影之後,高天就開始驗證自己剛才的想法能不能夠實現。這其中第一件事就是確定地球磁場是否能夠把他改造的這輛車給舉起來。

地球磁場其實對於人類來說非常弱,現在人類製造的電子產品很多其自帶的磁場都要比地球磁場強個百倍。而如何增強這個磁場的作用來讓車懸浮起來就是高天首要解決的問題。

高天現在有兩個設想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想辦法增加車子在行駛時磁場的強度,而是採用傳統化學能結合磁懸浮技術來為車子提供動力。

其實高天更加偏向於第一個辦法,只是這個設想需要解決的難點比較多,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全部解決。這也是讓高天比較頭疼的一點。

其實高天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反重力技術,那樣飛車就再也不是夢想了。不過他也知道這隻能現在幻想一下而已。

暫時想不到辦法,高天也沒有再鑽牛角尖。他也知道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所以高天開啟了這段時間各個實驗室發來的研究成果看了起來。

雖然說不是誰砸的錢多誰的科技能力就強,但是如果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那麼科技發展就會有更多的試錯機會。

高氏集團一直在高天的指導下不遺餘力的將資金投入在了各種科技的研發上面。而由於沒有了資金的限制,全國幾個實驗室都進入了成果的爆發期。

新的科技成果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源源不斷的產生,雖然其中大部分對於高天都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總有那麼幾個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點開西湖實驗室發來的一份報告,高天端起一杯茶邊喝邊看了起來。

西湖實驗室發來的是關於一種用於無人機平衡系統的研究報告,高天在看完之後就發現這個系統經過改進之後就可以很好的配合自己改造後的磁懸浮汽車。

還有從黑省實驗室發來的關於3d列印技術的升級報告。這項技術可以用在他對車輛底盤和外形上面的改造。尤其是現在有了新型金屬,也不用擔心強度不夠造成隱患。

花了兩天的時間將各個實驗室遞交的成果報告看完,高天對現在各個實驗室的發展也有了大致的瞭解。這次一共八個實驗室,一共遞交的成果報告已經達到了接近兩百份。

雖然其中大部分都不具備商業價值,但是這些成果都是一個大型實驗室的底蘊所在。而且現在看起來沒有商業價值的研究成果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派上用場。

這兩天太空梭的組裝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高天也沒有過多的關注。畢竟有一個磨合成熟的團隊。雖然沒有他速度會慢一點,但是卻可以讓其他人得到最大程度的鍛鍊。

看完報告之後高天就開始讓人工智慧開始訂購改造飛車需要用到的零件和工具。這其中最大頭的就是一臺磁懸浮裝置。

現有的磁懸浮裝置當然不能滿足高天改造飛車的需要。所以高天準備買回來一臺磁懸浮裝置進行改造。而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將它小型化。

裝置在他下完訂單的第四天就被送到了實驗室。讓人工智慧掃描完內部結構後高天就開始在全息投影上面進行改造前的設計。

磁懸浮裝置的小型化沒有可控核聚變那麼難。但是難度是相對的,這個沒有那麼難放在別人身上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等到設計完成之後高天就開始著手改造,當然了,在改造期間他也沒有忘了完善自己的論文。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高天將組裝工作交給了已經完成磨合的組裝團隊。而他則是是不是的去看看進度或者再有重大問題的時候才會出面。

半個月過去,高天的論文已經完成了一半。而飛車的改造進度自然也進行到了一半。至於太空梭的組裝進度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

六月中旬的一個下午。高天還在實驗室對飛車進行改造的時候,組裝車間那邊打來電話請高天過去看看。發動機在組裝過程中遇到了一點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來到組裝車間之後,高天也沒有多說什麼就直接投入了工作。畢竟飛車只是他的一個畢業設計,而太空梭則是關乎他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