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靜靜的過了一個星期,時間已經到了農曆十四了,白帆一直沒想通,為什麼有些地方過大年是農曆十五,有些地方是農曆十四。

差的這一天到底是怎麼回事?

外公給白帆解釋了一下,有些是因為歷史原因有些是因為人群遷徙的原因,還有就是地方性習俗不一樣。

十里不同村,八里不同俗。

只是屬於很正常的情況,到現在基本上演變成了一個地方性的習俗。

在雲貴川基本上是過年和過大年的的日子,其他地方是說過小年。

具體怎麼過,別人也不會來干涉你。

一家人在一起做點豐盛的晚餐,一起吃個飯,主要是一般過完年都要出門了。

也算是家人在一起踐行的意思,特別是這幾年,出去務工的,工作的,讀書的,留在家裡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小孩。

不是想把孩子留在家裡,很多時候要養家餬口只能去大城市,畢竟工作好找,事情多。

選擇留在農村,靠種地養活一家人是沒問題,花銷呢,教育支出呢?老人孩子生病呢?

還要考慮孩子以後讀書花錢,結婚花錢,帶孩子還要花錢。

身上若無千鈞擔,誰拿生命賭明天。

農民就不恐高?老年人七老八十了就應該帶孩子?

一家人付出,只是希望日子可以過的好一點,誰都不容易,特別是很多人還徘徊在溫飽線上。

親情在任何地方都有,但是親情往往是離別和無奈。

中年人要養家餬口,小孩子心思敏感,老人想的多。

但是很多時候,沒辦法。

三個字說道了多少無奈和心酸苦澀。

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自己好像還是一事無成,有沒有抱怨過自己,有沒有控訴過自己的無能?

養家餬口,結婚生子,是不想結婚?

過好今天,過好明天,也過好後天。

如果每一天都在全力以赴的過,生活也不會虧待你太多。

外公是從那個艱難的時代過來的,見過太多殘忍的事情很多東西說出來可能都沒有人相信。

不管是在哪一個年代,人們都在努力的活著。

但是這個年代,如果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人生只會平庸。

不能說平庸有什麼不好,那是自己的選擇方式,但是男兒不負八尺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