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起名(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們照舊先送穆昌玉去學校,又一起了平安中學附近。
這天穆瓊沒什麼事情,就把時間全都花在《傳染》上了。
一整個上午,他都在整理這篇小說的大綱和細綱。
他昨天寫的很多東西,都是背景資料,文裡肯定不會詳寫細菌戰之類,事實上,這篇文的楔子是幾個日本學生找到廢棄的實驗室,接下來第一章,就從男主角聶煥這個中國醫生的角度去寫了。
當然了,文裡會提到日本侵華之類,這是肯定的。
事實上,這時候全面侵華雖然沒有發生,但日本其實已經在侵略中國了。
清『政府』時期,就發生了甲午戰爭,緊跟著,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
根據條約,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被割讓給日本不說,還要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開放通商口岸等等。
事實上,正是清『政府』這一系列的措施,讓原本土地面積較小的日本,得以發展起來,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陸續侵佔山東和東北,並在二十年後全面侵華。
現在寫這麼一篇《傳染》出來,日本那邊肯定是會生氣的,因為去日本留學而親日的那部分人,怕也會生氣。
而這,也是穆瓊用天幸這個筆名來寫的原因。
他這人惜命,樓玉宇這個筆名寫的東西,是絕不會牽扯政治的,但天幸這個筆名就無所謂了。
至於到時候可能會受到抵制之類,他也並不在意,而且……他覺得霍三少肯定能處理好。
霍家佔的地盤,比日本還要來的大,他不覺得霍家會怕日本。
而這樣跟日本對著幹,對霍家來說也不算壞事。
穆瓊花一上午將這本書梳理好之後,下午就開始創作了。
一下午的時間,他寫了五千字,手都酸了。
這天魏亭有事,不到平安中學吃飯,姚太太就沒過去做飯,穆瓊乾脆直接去了孤兒院吃。
穆瓊到孤兒院的時候,孤兒院的孩子們正在吃晚飯。
他們今天晚上吃的是白米飯和煮豇豆,此外,每人還能分到一勺豬肝。
真的是勺子裡一勺,豬肝被切小了煮熟,每個人分一勺補充營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都是穆瓊建議的,這些孤兒大多營養不良,還有至少三分之一患有夜盲症,他也就很注重他們的營養。
當然了,廚房的菜並不止這兩樣,姚太太是另外做了一些菜的,這些都是給金懷來、霍二少派來計程車兵,還有穆瓊等人吃的,至於她自己,她堅持不吃,跟那些孩子吃一樣的。
其實對她來說,跟那些孩子吃一樣的東西已經非常棒了,她以前在姚家,別說白米飯了,就連吃番薯都不能敞開了吃。
穆瓊和金懷來等人一起吃,桌上的豇豆不是煮的而是炒的,此外還有炒茄子、筍乾老鴨湯外加一大盤炒雞蛋。
至於穆昌玉和朱婉婉,她們吃的菜是一樣的,但留開了一些在別處吃,不跟他們這些男人坐在一起。
穆瓊吃完,就去找了她們,然後就發現穆昌玉吃著東西,像是有點沒滋沒味的樣子:“昌玉,你怎麼了?飯菜不好吃?”
“不是……哥,那些孩子吃的那麼差,我們吃的這麼好……”穆昌玉的臉上『露』出愧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