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的那位二姨太出生跟他們的母親不同, 她是個地主家的小姐, 家裡遭了難,日子過不下去,就跟了他們的父親。

他們這些人被接到他們父親身邊的時候,這位二姨太剛生下傅懷安。

當時他們的母親整日吵鬧找茬, 但他們父親並不理會, 只另外買了個宅子, 讓傅懷安母子去住……他們的母親一怒之下,就帶著長子次子還有小女兒, 要回老家去。

至於傅蘊安……她跟這個沒養過的小兒子不熟, 就沒帶上。

然後……他們就被綁架了。

再然後, 他們就出國了。

而霍庸和霍英回國早,回來的時候, 竟發現那位二姨太, 正惦記著讓自己的兒子當少帥。

當然了,霍英給她找了點麻煩,現在她已經徹底安分了。

傅蘊安聽到自己的哥哥這麼說, 有些無語, 但也沒攔著。

左右霍英不會真把傅懷安怎麼樣。

“今天那個希望月報就要出刊了吧?”霍英從樓下的傅懷安身上收回了視線。

“是的。”傅蘊安道。

“你說那個天幸, 真的知道一種那麼神奇的『藥』?”霍英『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我也不知道。”傅蘊安道。

傅蘊安看到天幸的信之後,便跟霍英溝透過,之後,他們還查過天幸。

可是,全上海那麼多郵筒, 便是郵局也不止一個,他們根本就查不出這天幸是何方神聖。

《求醫》完結的第二天,就是希望月報出刊的日子。

希望月報的上一期登出《我在百年後》之後,便有很多人找到報社,訂購了今後一年的刊物,甚至有人直接訂了兩本,還要求他們在送刊物的時候,用牛皮紙將刊物包好。

畢竟,這是一份值得收藏的刊物。

震旦大學某個姓李的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李教授上個月在朋友家中看到《我在百年後》之後,大晚上地親自出去買,不想希望月刊已經全部賣斷號,他最後等了好多天,才總算買到手。

他當時,就立刻花錢訂了這份刊物。

震旦大學是洋人開辦的,年假比較短,已經開學了,李教授也很忙。

但他依然堅持每天早起,並在起床後看今天的報紙。

他剛在沙發上坐下,傭人就給他端來了咖啡,拿來了申報和大眾報。

接過報紙,李教授順口問道:“希望月刊出刊了嗎?”他說著,還把大眾報放到了旁邊。

樓玉宇的《求醫》已經刊登完,他的新書要等明天才開始刊登,今天的大眾報,李教授是完全不想看的。

“先生,已經出了。”傭人道,連忙把希望月刊拿了過來。

這位李教授名叫李衍一,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家裡的藏書甚至不是按本算的,而是按牆算的——老家的藏書不算,他在上海購買的宅子裡,就有整整四面牆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