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收水稻了!央兒,明天就開始僱工收稻子,這天我真不放心!”秦淇莜手中拿著一串沉甸甸的稻穗,嘆息著說道。

水稻最少還要十幾天才能完全成熟,可秦淇莜內心有種緊迫感,萬一連綿下雨,這些水稻就要泡水裡發芽了。

秦淇莜來到蔣有糧家中,蔣有糧正在安裝秦淇莜定的工具,聽她說是收稻子的,做一個簡易的四方形大桶兩百文錢,木料是秦家開荒送來的木料,複雜的一兩銀子一臺,做了兩臺。

“悠悠!你來了!呵呵,快,屋裡坐!我去燒點茶水!”蔣有糧的母親見悠悠過來,連忙笑著招呼道,現在她和小兒子家越來越親熱了,現在么子越來越能賺錢,兒媳婦現在也越看越順眼了。

“嬸嬸你歇著,我就來看看,明日我就準備開始收稻子了,得先用著稻桶,收谷機。”秦淇莜看蔣有糧母親木氏忙著去廚房燒水,便出聲說道。

“哎,有糧在屋後忙著呢,翠兒在樓上,有點害喜!哈哈,我又要抱孫子了,哈哈哈!”木氏掩不住內心的高興,兒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翠兒肚子也爭氣,第二個孩子都來了。

秦淇莜笑笑,翠兒和自己相熟,經常能吃到別人吃不到的東西,蔣有糧多了些木工活,要不然她可能連蔣有糧家都懶得過來呢。不然也不會分家出來。

聽說分家的時候,蔣有糧給了父母二十兩銀子才分的家,其中十幾兩銀子是借的,分家只給了兩畝水田,一畝旱地。在古代產能那麼低的情況下,三畝地根本養不活一家三口,幸好蔣有糧是手藝人,地少就多接點木工活。

只聽說過和父母分家,父母給錢給地給糧食分家出去,他們家倒是反過來,要借錢給父母才能分家出來,也可見張翠兒在婆家過得有多艱難!

秦淇莜直接來到後院,院子裡堆滿了木料,蔣有糧穿著麻衣馬甲,正滿頭大汗地打磨新做好的收谷機,打磨好後再刷一層桐油,晾乾就可以使用了。

一旁是兩個做好的四方形谷桶,已經擦了桐油,桐油沖鼻的氣味衝進鼻子,秦淇莜捂住鼻子。

“有糧,悠悠來了!”木氏見自己兒子忙得頭都不抬。

蔣有糧抬頭看著出現的秦淇莜和秦央,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笑道,“呵呵,秦大妹子,你怎麼來了?谷桶已經做好了兩個了,收谷機這個馬上好,過兩天就能用了,另外一個木料都準備得差不過了,能趕上稻子熟了用!”

“我明天就要用了,不要抹那個桐油,太臭了!”秦淇莜捂著鼻子,還是被桐油的臭味燻到。

桐油是好東西,但也有毒啊。

“不擦桐油不耐用啊,容易蟲蛀!也容易發黴,刷了桐油,這些都不用擔心,結實耐用!”

“不了,明天就要收稻子了,不要抹桐油了,另外那一個你也幫我趕工一下,急用!”

“啊,你的稻子還沒全熟呢,怎麼這麼著急就要收了啊?!”蔣有糧有點驚訝。

“是啊,悠悠,你那穀子裡還有青綠的,還包漿著呢,晚十天半個月,全熟了,脫粒也容易啊!”木氏在一旁勸道。

“好多地方都發洪水了,我們這裡好不容易晴天,我怕很快就會大雨連綿,到時候稻子沒有辦法收回來,在田裡發芽了就麻煩了!乘著天色好,趕緊收回了先!到時候還要借曬穀場地曬穀子!”

“好,這個收谷機我就刷外面,裡面我不刷桐油!另外一個只需要組裝了,也很快的,我趕工一下。不過明天是給不到你的,要晚幾天才能完成另外一個收谷機!”蔣有糧看著一地的木料說道。

“好,無妨,有三樣也夠用的,另外一個你趕趕工!”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剛剛亮,秦南和黃大山兩人抬著一人高的奇怪機器往水稻田裡。水稻田早幾天就放水,經過幾日太陽曬,地上已經乾爽。

村裡有早起的村民,看著二人扛著這個奇怪的東西往地裡去,好奇得很。

“大山,這個是什麼東西啊?”有村民好奇地問道。

“收谷機!”黃大山憨笑一聲,說道。

“收谷機?!”“收穀子還有機器?”

“穀子不是扛回家來嗎?怎麼還把機器往地裡扛啊,看這個大塊頭肯定很重啊!”

具體怎麼做,黃大山也知道,他也只是聽話照做。

秦南一直都是一張冷漠臉,沒有人敢隨便搭訕他,他身邊的氣息默默地提示著他人,生人勿近!

幾個村民好奇地跟在後面,看著兩人把機器抬進田裡。

“哎呀,田裡的水都放幹了啊,水要留著啊,明年萬一乾旱呢?”一個村民著急地說道。

“哎呀,你老糊塗了,不是有水車水渠了嗎?哪裡還怕缺水啊!”

“哦也是啊,老啦,糊塗得緊啊,種了幾十年的田了,哪裡這樣種過田啊!看這稻子啊,是我們幾輩子都趕不上的啊!”這老人從一旁的水稻中抽出來一根稻穗,這是雜交水稻,一串稻穗沉甸甸的,老人攤在手中,仔細地數起了穀粒,“一、二、三……..”